婺源黃菊是菊花的一種,為菊科、菊屬多年生植物,原產(chǎn)于我國的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1。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起源于中國,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除觀賞外還有較高的食用、保健等價值2。
婺源皇菊也叫曉起皇菊,按照花瓣顏色分類屬于黃菊的一種,因起源于江西上曉起村而得名。作為一種理想的茶用菊花,具有獨特的口感和淡淡的花香。2
名稱由來“皇菊”是皇帝的賜名。相傳清朝光緒十六年間,出生于江西省婺源縣上曉起村的江人鏡,在揚州任兩淮鹽運使時,因政績顯著,光緒皇帝曾賞賜他一品花翎頂戴,當他退休告老還鄉(xiāng)之時,皇帝又要賞他千兩黃金,可他卻婉言謝絕,只討要了皇家花園中的黃菊帶回婺源上曉起村栽種,過起了“采菊東籬下”的悠閑生活。沒想到,因為上曉起的獨特自然條件,他當年種植的黃菊花異常茂盛,濃香撲鼻,直接泡茶飲用不僅入口甘甜,湯色金黃,韻味無窮,而且保持了原有的功效。于是他派人專程朝貢,光緒皇帝視為國家瑞兆,品評其特點為“香、清、甘、活”,并賜名“皇菊”,就此流傳開來。4
主要價值飲用價值婺源皇菊中富含葉黃素、鋅、硒、黃酮等有效物質,是一種較好的茶用菊花。5
觀賞價值我國綿延了千年的賞菊習慣足以證明皇菊的觀賞價值,生長期的皇菊,廣泛用于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泡在沸水中的皇菊,形如繡球,色如黃金。猶如給它第二次生命。不僅沖泡七次有余香,而且色澤金黃。如果只泡一次后用清水養(yǎng)之;七天不變色,不凋謝。現(xiàn)代生活中,許多高雅家庭,會所,酒店,養(yǎng)之以作裝飾。
色素提取通過熱水浸提法提取皇菊色素,其水溶液色澤鮮亮,且具有天然菊花香味,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到食品中,例如飲料、糖果、熟肉制品、果凍等。皇菊色素作為一種天然食用色素,安全、無毒、資源豐富,在食品、化妝、醫(yī)藥方面有著巨大應用潛力。6
沖泡方法泡飲皇菊時,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杯放上一兩朵,再用沸水沖泡1~2分鐘即可飲用。待沖泡至半分鐘時,水的顏色就會漸漸釀成微黃色,通透清澈,散發(fā)出淡淡的菊香。每次喝時,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續(xù)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飲皇菊時可在茶杯中放入幾顆冰糖,這樣喝起來味更甘。冬天熱飲、夏天冰飲都是很好的飲料。
分級標準曉起皇菊以鮮花形態(tài)及直徑大小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均是從審美角度出發(fā)和以花形、直徑大小為依據(jù)。4
特級皇菊:鮮花呈絨球狀,直徑達到6厘米以上,色澤嬌黃艷麗,滋味甘醇,沖泡時如絨球在杯中翻滾,令人賞心悅目??上Мa(chǎn)量很少。每畝菊園采摘不到200朵,故特別珍貴。4
一級皇菊:直徑達4~5厘米,色、香、味均與特級相似,產(chǎn)量也不高,每畝菊園不過2000朵。4
二級皇菊:花形完整,直徑在3~4厘米之間。4
三級皇菊:直徑在3厘米左右。4
四至五級皇菊:直徑在2~3厘米之間。4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玉峰 - 副教授 - 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