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阿里山十大功勞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阿里山十大功勞(學(xué)名:Mahonia oiwakensis Hayata )是屬于小檗科十大功勞屬的一種植物。葉長圓狀橢圓形,上面暗綠色,背面淡黃綠色,葉脈微顯或不顯,總狀花序有時分枝,苞片卵形,外萼片卵形至近圓形,內(nèi)萼片橢圓形至長圓形,漿果卵形,花期8-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分布于中國臺灣、海南、貴州、四川、云南、西藏。

形態(tài)特征常綠灌木,植株高1-7米。葉長圓狀橢圓形,長15-42厘米,寬8-15厘米,具12-20對無柄小葉,最下一對小葉距葉柄基部0.5-1厘米,上面暗綠色,背面淡黃綠色,葉脈微顯或不顯,葉軸直徑2-3毫米,節(jié)間長1.5-5厘米,上部節(jié)間較短;最下部小葉卵形至近圓形,長1.5-3厘米,寬1-1.5厘米,其余小葉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10厘米,寬1-2.5厘米,基部圓形,葉緣每邊具2-9刺鋸齒,先端驟尖至漸尖;頂生小葉長4-6.5厘米,寬0.9-1.5厘米,小葉柄長0.5-1厘米,有時無柄。

總狀花序有時分枝,7-18個簇生,長9-25厘米;芽鱗闊披針形至卵形,長1.5-3厘米,寬0.6-1厘米;花梗長(2-)5-6毫米,苞片卵形,長3-3.5毫米,寬1.5-1.8毫米;花金黃色;外萼片卵形至近圓形,長1.2-3毫米,寬1.1-2毫米,中萼片橢圓形至卵形,長(3-)5-6毫米,寬2.5-3毫米,內(nèi)萼片橢圓形至長圓形,長5-7毫米,寬2.6-3.5毫米;花瓣長圓形,長4.5-6.5毫米,寬2-2.7毫米,基部具2枚腺體,先端急尖,狹銳裂;雄蕊長3-4毫米,藥隔稍延伸,頂端圓形或略突尖;子房長3.2-4毫米,花柱長0.5-1毫米,胚珠2-3。

漿果卵形,長6-8毫米,直徑5-6毫米,藍色或藍黑色,被白粉,宿存花柱長約1毫米?;ㄆ?-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

分布范圍阿里山十大功勞分布于臺灣、海南、貴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貴州分布于梵凈山、雷公山及從江、三都、貴陽、龍里、清鎮(zhèn)、織金、習(xí)水、威寧、赫章、納雍、水城、六枝、大方、畢節(jié)、盤縣、關(guān)嶺、羅甸、安龍等地,分布較廣;生長在海拔650-2200m的山坡林下林緣或灌木叢中1。

繁殖播種、扦插、分株。

應(yīng)用盆栽用于陽臺、臥室或書房裝飾;適合點綴于假山邊或巖隙中或溪邊,極富野趣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敦華 - 教授 - 寧夏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