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水蜜桃1是指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鎮(zhèn)規(guī)模栽植的桃,主要品種有早熟品種(果實生育期90天以內(nèi))雨花露、銀花露、早露等;中熟品種(果實生育期90~120天)白鳳、朝暉、湖景蜜露等;晚熟品種(果實生育期120天以上)白花、小紅花、新白花等。鳳凰水蜜桃因果大、汁多、味甜而深受廣大果農(nóng)及市場的認可。鳳凰水蜜桃已有近70年的栽培歷史,是科技示范園區(qū)。
簡介鳳凰水蜜桃,是張家港市的特產(chǎn),名聞遐邇,遠銷蘇州上海、南京等地。解放初,由當?shù)刂蔡夷苁謴恼憬?、無錫等地引進蜜桃良種,經(jīng)精選培育,形成了有獨特風味的鳳凰水蜜桃2。
鳳凰水蜜桃經(jīng)過40多年來的不斷選優(yōu),精心栽植,現(xiàn)主要產(chǎn)品已有:白鳳、白化、紅花黃皮、小青桃等5個名品,尤以前四者為著。這些品種,各有特色,各具優(yōu)勢,群眾稱之曰:白鳳產(chǎn)量高,白花看相好,紅花吃口好,黃皮穩(wěn)產(chǎn)牢。風凰水蜜桃總的特征是:果大、肉嫩、鮮甜、多汁、果皮易剝。這種桃果般每市斤3-4只,大的2-3只,最大的1只可達到1市斤上下。二是外觀美,果形大小均勻,果皮顏色基本致,果實光亮園整。三是品質(zhì)好,果實汁多、味甜,鮮潔可口。四是價值高,大部分達到一級品位(4只/斤),三分之一達到特級品位(3只/斤)2。
特點介紹風景秀麗的鳳凰山和鷙山山麓,是著名的鳳凰水蜜桃主要產(chǎn)地。鳳凰水蜜桃是在1952年引進無錫水蜜桃的基礎上,經(jīng)長期選育而成的優(yōu)良品種。皮色有淡黃,有乳白,有微紅,具有果大、肉嫩、鮮甜多汁、果皮易剝等特點。鳳凰水蜜桃有白鳳、白花、黃皮、小青等主栽品種,遠銷蘇州、南京、上海等地3。
鳳凰水蜜桃已有近70年的栽培歷史。以其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水蜜桃的品種很多,較優(yōu)良的品種有7個,其中早熟的“雨花露”、中熟的“白鳳”和晚熟的“白花”水蜜桃為最佳。不僅色、香、味具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zhì)。
栽培技術園地選擇園地應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勢較高,排水條件良好,土壤肥沃,有機質(zhì)含量1%以上,土層深厚,pH值6.5~7.8,地下水位0.8m以下,遠離污染源。園地符合GB/T 18407.2的要求。1
苗木挑選砧木選用毛桃。2月取出經(jīng)過層積處理的毛桃核播種。3月底至4月初苗高10cm時移栽。8月下旬至9月中旬芽接。接穗在鳳凰水蜜桃良種母本園內(nèi),采集6~10年生健壯樹樹冠外圍上部當年新梢。芽苗質(zhì)量要求根系發(fā)達,無檢疫性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其中,一級苗,高80cm,粗1.0cm,整形帶內(nèi)飽滿芽多于6個,嫁接口完全愈合,側根數(shù)≥4條,長度15cm;二級苗,高60~80cm,粗0.8cm,整形帶內(nèi)飽滿芽多于4個,嫁接口完全愈合,側根數(shù)≥3條,長度15cm。朝暉、小紅花、新白花無花粉或自花不實,需配置授粉樹,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多隔行栽植。
苗木定植秋季落葉后到春季發(fā)芽前栽植,秋栽尤好。栽植株行距4m×4m或4m×5m。栽前1個月按行距挖定植穴或溝,穴直徑(或溝寬)1m、深60~80cm,每穴用廄肥或土雜肥50~100kg與挖出的土拌勻回填至高出地面30~40cm,呈丘狀。在丘中心挖小穴,施入硫酸鉀復合肥或餅肥0.5kg,與土拌勻。栽前修剪受傷或霉爛根系,超過30cm長的根系適當剪短,解除嫁接綁條。放入穴中,根系自然舒展,填入細土,邊填邊壓實,至苗木根頸在土丘內(nèi)沉實后略高出地面。做直徑50cm左右的樹盤,澆透水,蓋上草。栽后保持土壤濕潤,干旱天勤澆水,發(fā)現(xiàn)死苗立即補種。在苗木旁插支柱綁縛苗木,以免被風吹倒。1
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樹盤覆草防旱。平整樹盤等于或大于樹冠投影面積,均勻鋪8~10cm厚的秸桿、青草、廄肥,蓋一層薄土。間作物選擇與桃樹沒有相同的病蟲害,有利于養(yǎng)地肥地的淺根性矮生作物,間種豆科作物為主,與桃樹相距80cm以上,不與桃樹爭肥水。加強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隨樹冠擴大,逐年縮小間作范圍,定植2~3年后停止間作。1
2、 肥料管理
施肥標準,氮磷鉀按1.5∶1.0∶1.5比例施入。其中,早、中熟品種基肥占70%~80%,晚熟品種基肥占60%?;视?0~11月施入,株施廄肥40~50kg或餅肥4~5kg,混加1kg硫酸鉀復合肥,撒施后耕翻。
土壤追肥:
①萌芽前后,以氮肥為主,秋施基肥沒施磷肥時,加入磷肥,補充上年樹體貯藏營養(yǎng)的不足,促進根系和新梢生長,提高坐果率。
②硬核肥,氮磷鉀肥配合施,以磷鉀肥為主,促進果核和種胚發(fā)育、果實生長。
③果實膨大肥(果實成熟前20~30天),以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膨大,提高品質(zhì)和花芽分化質(zhì)量。
④采后肥,以氮肥為主,配以少量磷鉀肥,恢復樹勢,使枝芽充實飽滿,增加樹體貯藏營養(yǎng)。
葉面噴肥要避開露水和高溫時間。
①花期,噴0.2%~0.3%硼砂或硼酸,提高坐果率。
②果實發(fā)育前期,噴0.3%~0.5%尿素,促進生長發(fā)育。
③生理落果后至采果前,噴0.2%~0.5%磷酸二氫鉀,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座果率。
3、 水分管理
葉片出現(xiàn)萎蔫時進行灌溉。伏旱時灌水要掌握在地溫、水溫、氣溫下降后的夜間或早晨進行。雨季要注意開溝排水,做到雨停不積水。
花果管理1、授粉
對于自花不實品種增加人工授粉。采集授粉樹含苞待放的花蕾,剝下花藥放在玻璃板上攤開一層,于25℃以下烘干花粉,去雜質(zhì),收集在小瓶內(nèi),置于低溫干燥環(huán)境下貯藏備用。授粉用1份花粉加3份精細淀粉混合,在盛花期用小橡皮頭沾取點授于柱頭上。樹冠授粉按主枝順序由下到上,由內(nèi)到外逐枝進行,已授粉樹做記號,以免重復或遺漏。一般長果枝點授6~8朵花,中果枝點授3~4朵,短果枝點授2~3朵。選剛開不久、柱頭嫩綠并附有粘液的花進行授粉,以保證著果均勻。授粉后2~3小時內(nèi)下雨或遇晚霜需重復授粉。1
2、 疏花疏果
花后復剪,剪除細弱結果枝、過密枝、調(diào)整花量。人工疏果于第2次生理落果后的5月中、下旬進行。留果量初結果樹每株50~60個,4~5年生樹200個,6~7年生樹(盛果期)300個。大果型品種可減少10%~30%,先疏除蔫黃果、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并生果,再疏除朝天果、無葉果,最后按適宜負載量疏除多余果實。每666.7m2產(chǎn)量1250~1500kg,栽植40株時,每株留果200個左右。結果枝疏基部果留中上部果,長果枝留2~3個,中果枝留1~2個,短果枝留1個。
3、套袋
果實成熟期在7月份以后的品種均應套袋,一般5月中下旬完成套袋。套袋前必須噴施1次殺蟲殺菌劑。早熟桃和不易上色的特晚熟桃用白色袋,中晚熟桃用黃色袋。把袋子下角的二個通氣孔剪開,以利通氣流水。先套早熟品種和大樹,后套晚熟品種以及落果多的品種和小樹。摘袋在桃果成熟之前10~14天進行,增加果面著色。
采收八成熟果面豐滿,綠色減退,呈淡綠色(俗稱發(fā)白),茸毛減少;九成熟果面綠色大部分退盡,底色呈白色和乳白色,著色品種大部分著色,茸毛少,果肉稍有彈性,芳香,表現(xiàn)出該品種固有風味。十成熟果實變軟,茸毛脫落,溶質(zhì)桃柔軟多汁,皮易剝離。采收在早晨天氣涼爽時進行。手掌托持果實,稍扭即下,連袋采下,不可強拉果實,以免折斷枝條。盛果的籃內(nèi)襯軟布,輕采輕放。1
整形修剪三主枝開心形,主干高40~50cm,三主枝在主干上分布均勻、錯落有致,避免朝正南方向;主枝開張角度40°~50°;每主枝配置2~3個側枝,側枝開張角度65°左右。兩主枝開心形,主干高度40~50cm,主枝開張角度45°,主枝上配置2~3個側枝,側枝間距40~60cm,開張角度60~75°。冬剪時短截較長的一年生枝。疏除密生枝、無用的徒長枝、下垂枝等?;乜s多年生枝,留健壯側枝當頭。保護好傷口,以防病蟲侵害。夏季抹芽,對樹冠內(nèi)膛的徒長芽、朝上芽、剪口下的萌芽抹除。對主枝附近的競爭梢、內(nèi)膛徒長梢長10節(jié)左右時摘心。疏剪過密枝。對直立徒長枝和其它旺長枝,延長枝上的競爭枝、樹冠上部的背上枝等進行扭梢,轉化成結果枝。1
病蟲害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合理修剪,保持樹冠通風透光;合理負載,增施有機肥,促使樹體健壯,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及時清理病蟲果及枝條,集中銷毀;冬季樹干刮膠涂白,萌芽前噴布5°Be石硫合劑。
物理防治燈光誘殺,在成蟲發(fā)生期,用黑光燈和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蛾類、金龜子等趨光性害蟲;色板誘殺,在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等害蟲,每666.7m240~60塊;人工捕殺,對發(fā)生較輕、危害中心明顯、有假死性及個體較大的害蟲可采用人工捕殺。1
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果園中的有益生物及寄生蜂、蜻蜓、蜘蛛、胡蜂、瓢蟲、草蛉等天敵,可防治桃蛀螟、介殼蟲和蚜蟲等。對桃蛀螟等可采用化學信息素防治,每666.7m2設置誘芯2~3個。一般5月上旬掛,每月更換一次誘芯。
化學防治防治病害:
①12月至1月,對流膠病病株,刮除病斑,用5°Be石硫合劑或5%菌毒清水劑30倍液涂刷。
②芽萌動前1周,鱗片松動,防治越冬病害,噴5°Be石硫合劑或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
③5月上中旬,對根癌病病株,切除病灶后用80%402水劑50倍液澆根。
④5月中旬、9月上旬,當新梢葉片的細菌性穿孔病發(fā)病達5%以上時,噴65%代森鋅500~600倍液;0.5∶1∶100硫酸鋅石灰液。
⑤落花后10天左右、幼果期、果熟前1個月左右,對上年褐腐病發(fā)病園,噴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70%代森錳鋅400~600倍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1
防治害蟲:
①3月底至4月上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蚜蟲危害梢達5%時,噴50%辟蚜霧1500倍或10%吡蟲啉1500~2000倍或3%啶蟲脒2000~3000倍液。
②4月下旬桑白蚧若蟲初孵期,噴40%殺撲磷800~1000倍液或95%機油乳劑100~200倍液。
③4~5月、6月,桃小食心蟲成蟲發(fā)生高峰期、卵果率達1%,噴20%殺滅菊酯1000~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1500倍或13%果蟲殺1000~1500倍或80%敵敵畏800倍液。
④5~6月,桃紅頸天牛出現(xiàn)蟲糞時,用80%敵敵畏100倍液注蟲孔;人工捕殺;噴施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休眠期主干主枝涂白(成分為生石灰10份,硫磺1份,食鹽0.2份,獸油0.2份,水40份)
⑤5月中旬、6月上中旬,桃潛葉蛾成蟲發(fā)生高峰第1和第2代,噴25%滅幼脲3號1500倍或10%氯氰菊酯1500倍液。
⑥4月中旬、6月上旬,桃蛀螟成蟲發(fā)生高峰期,噴80%敵敵畏800倍或20%殺滅菊酯1000~1500倍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或20%甲氰菊酯1000~1500倍液。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玉峰 - 副教授 - 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