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豆屬是指豆科的植物。纏繞草本;羽狀復葉有小葉3枚,有小托葉;托葉具線紋,宿存;花常二型,有開花受精與閉花受精兩種,后者無花瓣,其莢果于地下成熟,數(shù)至多朵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或在植株下部的單生于葉腋;苞片具線紋,宿存;萼管長,裂齒不相等;花冠遠伸出于萼外;花瓣等長;雄蕊 10,二體(9+1),花藥同型;子房有胚珠多顆;莢果扁平,線形或鐮刀狀,在植株下部的常呈橢圓狀,腫脹。
形態(tài)特征纏繞草本。葉為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3片,托葉和小托葉常有脈紋。花兩性,常兩型,一為閉鎖花(閉花受精)式,無花瓣,生于莖下部,于地下結(jié)實;二為正?;ǎ谇o上部,通常3-7朵排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苞片宿存或脫落,小苞片有或無;花萼管狀,4-5裂;花冠伸出于萼外,各瓣近等長,旗瓣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具瓣柄和耳,龍骨瓣略鐮狀彎曲;雄蕊二體(9+1),花藥一式;子房無柄或近無柄,基部具鞘狀花盤,花柱無毛,柱頭小,頂生。莢果線狀長圓形,扁平,微彎,不具隔膜;在地下結(jié)的果通常圓形或橢圓形。不開裂具1種子。 1
產(chǎn)地生境約10種,分布于東亞,北美以及非洲東南部等。我國產(chǎn)3種,其中兩型豆A. edgeworthii Benth.廣布于南北各省區(qū)。 1
我國有兩型豆A. bracteat(L. )Fernald subsp. edgeworthii(Benth. )Ohashi 和 A. trisperma Baker 等3種,前者產(chǎn)湖南和廣東,后者產(chǎn)西北、東北和東部。
屬模式種Amphicarpaea monoica (Linn.) Elliot (A. bracteata (Linn.) Rickett et Stalleu) 1
同屬物種兩型豆 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
銹毛兩型豆 Amphicarpaea rufescens (Franch.) Y. T. Wei
線苞兩型豆 Amphicarpaea linearis Chun et T. Chen 1
兩型豆別名陰陽豆、銀豆、山巴豆、三籽兩型豆2。
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莖纏繞,纖細,長50~70厘米。羽狀復葉,具3小葉,菱狀卵形,全緣,表面有毛,側(cè)小葉比頂小葉小。花異形,由地上莖生出的花為短總狀,腋生,具花3~7朵,花冠淺紫色;另一種花為閉鎖花,無花瓣,生于莖基部附近,伸入地中結(jié)實,花期7~8月,果期8~9月2。
產(chǎn)地我國黑龍江省、吉林省和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區(qū);朝鮮、日本、俄羅斯也有分布2。
生態(tài)生于疏林下及溪流邊。喜半陰、濕潤環(huán)境,適宜疏松土壤2。
栽培播種繁殖,易自播繁衍2。
應(yīng)用野生花卉,可植于疏林下或林緣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敦華 - 教授 - 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