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心臟做了支架的患者問華子,他在吃氯吡格雷,看到說明書上寫著“與或不與食物同服”,從字面理解是食物對氯吡格雷沒有影響,在餐前餐后吃都可以,是不是這樣?華子回答他,他的理解沒錯,說明書表達的屬實是這個意思。
但是華子看到過一篇論文,其研究的論題是氯吡格雷的人體生物等效性及飲食影響,得出的結論與說明書上所寫的并不相同。
一、食物對氯吡格雷的影響這篇論文刊登在《中國藥學雜志》2014年8月號上,目的是為了評價空腹與餐后服用氯吡格雷的生物等效性,考察飲食對氯吡格雷在體內藥動學的影響。通俗一點講,就是研究吃飯或是不吃飯,對服用氯吡格雷到底有什么影響。
最終的結果顯示,與空腹相比,在餐后服藥會使氯吡格雷的血藥峰值時間延后1.2個小時,峰濃度增加了5倍,生物利用度增加了7倍。也就是說,食物雖然會延緩氯吡格雷的吸收,但是會使作用時間延長,藥效增加。在外國有類似的試驗,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氯吡格雷雖然在飯前飯后都可以服用,但基于這個研究的結論,華子建議大家在餐后15分鐘內服藥,可以使藥效最佳。
二、基因差異性對氯吡格雷的影響更大影響氯吡格雷的,不僅僅是食物。氯吡格雷是一種抗血小板藥物,每天按時服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的發(fā)生。但氯吡格雷本身沒有抗血小板作用,它需要被人體吸收,經肝藥酶代謝之后才會生成活性產物,發(fā)揮抗血小板的作用。
而在肝藥酶中,CYP2C19酶是氯吡格雷重要的代謝酶。但并不是所有人的CYP2C19酶活性都一樣,擁有正常酶活性的中國人,大概只占65%;有20~30%的中國人屬于慢代謝人群,有13%的中國人CYP2C19酶活性缺失。這意味著在服用氯吡格雷時,只有三分之二的中國人有效,有20%以上的人作用會下降,有13%的人無效。
可能大家會奇怪,為什么氯吡格雷的有效率這么低?因為這個藥,主要用于歐美國家的人群。在CYP2C19活性缺失的人群中,白色人種少于1%,黑色人種不到2%,只有亞洲人才有著高達13%的無效率。
所以對于使用氯吡格雷的中國人來說,建議做CYP2C19的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低活性或是無活性的人,使用氯吡格雷無效,需要選用其他抗血小板藥物才可以。
三、與制酸劑合用時的選擇長期服用氯吡格雷的時候,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的損傷,引起消化道潰瘍和出血。尤其是同時使用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進行“雙抗”的患者,為了預防消化道損傷,通常會聯(lián)用制酸劑以保護胃黏膜。常用的制酸劑為質子泵抑制劑,即“拉唑”類藥物。
但在“拉唑”類藥物中,奧美拉唑與艾司奧美拉唑需要CYP2C19酶的代謝,而且它們與酶的親和力更強。就相當于從氯吡格雷的手中,把CYP2C19酶給“拐”走了。使氯吡格雷無法代謝,活性產物生成減少,就無法有效地抑制血小板,預防血栓形成了。
所以在與氯吡格雷聯(lián)用的時候,要避免選用奧美拉唑與艾司奧美拉唑,可以選擇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和泮托拉唑。
總結一下,本文有三條“干貨”要記牢。第一、在服用氯吡格雷之前,建議進行CYP2C19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第二、在餐后15分鐘內服藥,會使效果最佳;第三、需要與制酸劑聯(lián)用時,不要使用奧美拉唑和艾司奧美拉唑。
為了用藥的安全有效,請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在用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請及時咨詢醫(y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您身邊的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