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皇帶魚科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皇帶魚科指的是脊索動物門的一科。屬中深層魚類,棲息深度約在200-500公尺的水域,肉食性。皇帶魚科魚類主要棲息在中深層水域,最深達1000公尺,偶爾會游上中表層10-20公尺而被漁民或定置網(wǎng)所捕獲。屬于月魚目皇帶魚科,全世界一共被記錄有2屬2-3種。

簡介體延長,側(cè)扁,呈帶狀。頭小,頭部大部分為軟骨??谛 N氢g。兩頜牙有或無。胃延長成一很長的狹帶,向后延伸至尾部。體棵露無鱗,具許多瘤狀突起。背鰭基底長,鰭條根多。臀鰭有或無。左、右腹僅各具1長絲狀鰭條。無底楔骨。肋骨不發(fā)達。大,其前方達左右匙骨之間。椎骨90以上。本科產(chǎn)江蘇省僅1屬1。

皇帶魚科動物皇帶魚皇帶魚從外形看很像我們常見的帶魚,但,匕與帶魚一點親緣關(guān)系都沒有,在魚類分類中它歸屬月魚目?;蕩~個體較大,一般長在1-8米之間,在頭頂上長有幾根很長的鰭條,在水中游動時飄逸、瀟灑,很有壬者之氣,故稱之為皇帶魚。

皇帶魚是一種大洋性魚類,一般生活在20—500米水層中,以甲殼類中的蝦蟹為食;其資源量較為稀少,一般很少捕獲?;蕩~體表斑斕,鰭條紅色,游動起來好似巨龍盤旋,世界許多大型水族館都選之供游客觀賞2。

分布本科魚類分布于全球三大洋,共有2屬3種。郵票有1屬2種3。

生態(tài)中深層魚類,棲息深度約在200-500公尺的水域,肉食性。

皇帶魚科魚類大概是所有硬骨魚類中體長最長的,最長的記錄達8公尺,魚的背鰭前6根鰭條延長為絲帶狀,有如戴著皇室頭冠,全身光溜沒有鱗片,身體為銀白色,狹長如帶,因而稱之為皇帶魚。它沒有臀鰭,只有在腹部有延長的鰭條,背鰭基特別長,最前面的幾根軟條也特別延長,且是紅色?;蕩~的生活習(xí)性不詳,主要是因為所捕獲的標(biāo)本數(shù)量相當(dāng)稀少,因而研究上十分困難,推測應(yīng)以小型魚、蝦或烏賊為食。

由于皇帶魚科魚類的長相大而奇特,故有關(guān)于它們的傳聞特別多,包括“海怪”及“地震魚”,相傳是地震來臨前此魚會先從海底游上來而易被捕獲。特別是1999年921地震后,有關(guān)地震魚的報導(dǎo)特別說,它們分別在蘇澳、澎湖及臺東一帶都有捕獲,只是報章上所刊登的相片都不是真正的皇帶魚,而屬于另一不同魚科的“粗鰭魚”,為石川式粗鰭魚。不論是“皇帶魚”或“粗鰭魚”漁民又稱之為“海龍王”、“龍宮使者”或“白帶龍”。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敦華 - 教授 - 寧夏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