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瑪麗安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又稱別名白玉黛粉葉、粉黛,原產熱帶美洲,株高30-90厘米,花直立,節(jié)間短,葉長橢圓形,略波狀緣,葉面泛布各種乳白色或乳黃色斑紋或斑點,性耐蔭,葉色綠意娉婷。主要栽培品種有瑪麗安、KIKI、金色太陽、白玉、多仔斑馬、黃金寶玉、天堂萬年青等。

形態(tài)特征天南星科花葉萬年青屬多年生常綠亞灌木狀草本植物。莖干直立,粗壯,少分枝,表皮灰綠色。葉大,集生莖端部,長橢圓形,全緣,長15—30cm,寬約15cm;葉面深綠色,具白色或淡黃色不規(guī)則的斑塊;葉柄長10—15cm,基部1/2呈鞘狀。佛焰苞卵圓形,長約10cm,綠色,肉穗花序色淡。

生長習性喜歡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忌日光直射,在明亮的散射光下生長最好,葉色鮮明艷麗,生長適溫為25~300C,冬季生長溫度控制在8℃以上。1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播種和組培繁殖。

扦插繁殖:以7~8月高溫期扦插最好,剪取莖的頂端7~10厘米,切除部分葉片,減少水分蒸發(fā),插于沙床或用水苔包扎切口,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室溫24~30℃,插后15~25天生根,待莖段上萌發(fā)新芽后移栽上盆。

播種繁殖:黛粉葉必須經人工授粉后結果。種子成熟后應立即播種,種子需清洗干凈,以免霉爛。播種前盆土應消毒,播后覆土1厘米,保持室溫24~29℃,播后7~14天發(fā)芽,苗高3厘米時移栽。

組培繁殖:目前,已采用側芽、頂芽為外植體。經常規(guī)消毒后接種在添加6-芐氨基腺嘌呤3毫克/升和萘乙酸2毫克/升的MS培養(yǎng)基上,45天后不定芽長至2厘米時轉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1/2MS培養(yǎng)基上,約20~25天可生根,形成完整小植株。

栽培技術基質準備:以疏松、排水和通氣性好的品氏 5-40mm規(guī)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后,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

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后用清水沖洗,晾干待用。種植分二個階段,首先用9cm盆,1株/盆,種植2-3個月,等根系封底后,轉到18cm盆,1株/盆,種植3個月便可達到銷售規(guī)格。

管理1.水養(yǎng)后注意放置于有明亮散射光的條件下,光線過強,葉面會變得粗糙,葉緣和葉尖易枯焦,甚至大面積灼傷:光線過弱,會使黃白色斑塊的顏色變綠。

2.保持環(huán)境濕度80%,經常向葉面噴水,如久不噴水,則葉面粗糙,失去光澤。

3.炎熱夏季改用清水養(yǎng),并增加換水次數。

4.噴葉面肥,可使葉色亮麗。1

病蟲害防治主要有細菌性葉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有時發(fā)生根腐病和莖腐病危害,除注意通風和減少濕度外,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

應用瑪麗安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肉質,莖桿易從葉腋處萌生多個小枝條,株形豐滿,株高35~40厘米。葉長橢圓形,先端尖,略波狀緣,葉面泛布各種乳白色或乳黃色斑紋或斑點,葉色綠意盎然,葉緣約1厘米為濃綠色。具有環(huán)保功能,使室內空氣清新,也可增加氧離子含量。常用于書房、客廳的桌面裝飾。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李學強 - 教授 - 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