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巨眼海魴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巨眼海魴是體被小圓鱗,尾柄部被弱櫛鱗;鱗面粗糙。側線孔鱗明顯,前半部與背緣平行,弧形彎曲,后半部平直。

基本信息中文綱名∶硬骨魚綱

中文目名∶海魴目

中文科名∶海魴科

中文屬名∶海魴屬

簡介本種體呈卵圓形(側面觀)。眼顯著大,眼徑可達體高的1/2??谥械却?口裂近垂直,上頜可伸縮。兩頜齒退化,微小;腭骨無齒。前鰓蓋骨隅有向后大棘。腹鰭起始于胸鰭基后下方。背鰭、臀鰭基底有棘狀板,但腹鰭和臀鰭間無棘狀板。胸鰭小。體被小圓鱗。側線1條,在軀干部背面,呈彎曲狀。體帶紫褐色,尾鰭淡紅色。背鰭鰭棘部頂端黑色,其他鰭無色。為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水深200380m。分布于我國南海,以及日本熊野海域、土佐灣海域,西太平洋暖水域。體長約65cm1。

形態(tài)特征背鰭Ⅵ~Ⅶ-27~29;臀鰭Ⅰ,25~27;胸鰭16;腹鰭I-6;尾鰭3+1+11+1+ 3。側線鱗約72~75。鰓耙17。體長為體高2.4~2.5倍,為頭長2.8~2.9倍,頭長為吻長4~5倍,為上頜長2.2~2.6倍,為眼徑1.9~2.2倍,為眼間隔2.8~3.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3~1.4倍。體側扁,長卵圓形,尾柄細短。峽部至肛門腹面平坦,呈菱形。頭大,具發(fā)達粘液腔,頭部鋸棱發(fā)達。吻短。眼大,側位,位于頭中部,眼上緣內側有3行具鋸齒緣的骨棱。眼間隔較寬,深凹,馬蹄形。鼻孔2個,位于眼前上方??诖螅衔?,口裂垂直,下頜突出于上頜前方。上頜能伸縮,前頜骨后突起伸達眼間隔深凹內,上頜正中有1凹陷。唇光滑,寬而薄。兩頜牙極細小,1~2行不規(guī)則排列。前鰓蓋骨后緣直,隅角處向后突出。鰓孔大,鰓蓋膜與峽部不連。有假鰓。第一鰓弓鰓耙發(fā)達,細長,內側有小刺,下枝前方3~4個瘤突狀。鰓蓋條骨7。

背鰭第四~五鰭棘以后及臀鰭基底兩側各有1行棘狀骨板。背鰭1個,鰭棘部與鰭條部有深缺刻;鰭棘較發(fā)達,表面有溝紋,第二鰭棘最強大,前緣有強鋸齒。臀鰭與背鰭鰭條同形相對,前方具1游離鰭棘,粗短明顯。胸鰭小,位較低。背鰭、臀鰭和胸鰭鰭條均不分枝。腹鰭起點與背鰭起點相對,腹鰭棘強大,其長稍大于背鰭第二棘。前緣具強鋸齒。尾鰭后緣截形,尾鰭前副鰭條弱棘狀。生活時體青褐色,尾鰭淡紅色,邊緣淡褐色。背鰭鰭棘部端部黑色,各鰭淡色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黃頭生 - 副教授 - 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