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地名數據庫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存在意義

地名信息化建設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對于促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國家信息化體系中,地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節(jié)點和橋梁,在信息傳遞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國家自然資源、社會管理與地理空間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名信息與經濟活動、社會管理、科學研究、國防建設和群眾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內政外交、經濟社會、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的現代管理和服務活動,都需要地名信息的支持和服務。

地名作為人民群眾最常使用的空間地理信息,具有信息量大、類型結構復雜、空間性強、動態(tài)變化大等特點,既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又具有相當的變動性。特別是中國正處于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時期,城市數量逐步增多,城市建設規(guī)模逐漸擴大,新生地名大量涌現,舊有地名變更頻繁。

依托計算機、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地名信息化服務,是滿足人民群眾和社會公共管理對地名信息服務需求最靈敏、最有效的形式,也是現代化地名管理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中國的地名管理和服務必須適應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把加強地名信息化服務作為最重要的任務。1

地名數據庫代碼編制第一段第一段2由6位數字組成,表示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代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代碼》(GB/T2260-2002)。

1.行政區(qū)劃數字代碼(簡稱數字碼)采用三層六位層次碼結構,按層次分別表示我國各?。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市轄區(qū)、林區(qū)、特區(qū))。

2.數字碼碼位結構從左至右的含義是:第一層即前兩位代碼表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

第二層即中間兩位代碼表示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直轄市所轄市轄區(qū)/縣匯總碼、?。ㄗ灾螀^(qū))直轄縣級行政區(qū)劃匯總碼,其中:(1)01~20、51~70表示市,01、02還用于表示直轄市所轄市轄區(qū)、縣匯總碼;

(2)21~50表示地區(qū)、自治州、盟;

(3)90表示?。ㄗ灾螀^(qū))直轄縣級行政區(qū)劃匯總碼。

第三層即后兩位表示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市轄區(qū)、林區(qū)、特區(qū),其中:

(1)01~20表示市轄區(qū)、地區(qū)(自治州、盟)轄縣級市、市轄特區(qū)以及?。ㄗ灾螀^(qū))直轄縣級行政區(qū)劃中的縣級市,01通常表示市轄區(qū)匯總碼;

(2)21~80表示縣、自治縣、旗、自治旗、林區(qū)、地區(qū)轄特區(qū)

(3)81~99表示省(自治區(qū))轄縣級市。

3.為保證數字碼的唯一性,因行政區(qū)劃發(fā)生變更而撤銷的數字碼不再賦予其他行政區(qū)劃。

4.凡是未經批準,不是國家標準的行政區(qū)劃單列區(qū)、縣級單位,代碼的第三層即后兩位必須設置為以91開始按順序往下編制。

第二段第二段的3位代碼執(zhí)行國家標準《縣以下行政區(qū)劃代碼編制規(guī)則》(GB/T10114-2003)。其中的第一位數字為類別標識,以“0”表示街道,“1”表示鎮(zhèn),“2和3”表示鄉(xiāng),“4和5”表示政企合一的單位;其中的第二位、第三位數字為該代碼段中各行政區(qū)劃的順序號。具體劃分如下:

1.001—099表示街道的代碼,應在本地區(qū)的范圍內由小到大順序編寫;

2.100—199表示鎮(zhèn)(民族鎮(zhèn))的代碼,應在本地區(qū)的范圍內由小到大順序編寫;

3.200—399表示鄉(xiāng)(民族鄉(xiāng))的代碼,應在本地區(qū)的范圍內由小到大順序編寫;

4.400—599表示政企合一單位的代碼,應在本地區(qū)的范圍內由小到大順序編寫;

5.600-699表示開發(fā)區(qū)等非法定單位代碼,應在本地區(qū)的范圍內由小到大順序編寫;

6.999表示省、地、區(qū)(縣)本級的代碼,應在本地區(qū)的范圍內編寫。

第三段第三段由5位數字組成,表示地名屬性類別,執(zhí)行《地名分類與類別代碼編制規(guī)則》(GB/T18521-2001)

第四段第四段為6位數字,表示附加碼,具體代碼段為000000-999999,用以區(qū)分同一類別并且是同一行政區(qū)的地名并進行排序,如果前13位編碼可以確定此地名的一性,則第四段代碼用000000表示。

我國現狀中國將在國家、省、地、縣四級地名管理部門,建立具有電子地圖功能,包含地名、區(qū)劃、界線信息的基礎地名數據庫,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地名信息化服務。

據了解,當前全國已有10個?。▍^(qū)、市)初步完成了省級地名數據庫建設,其它21個?。▍^(qū)、市)已經啟動省內各級地名數據庫建設;在全國335個地級行政單位中,已有121個建立了本級地名數據庫;在全國2862個縣級行政單位中,已有913個建立了縣級地名數據庫。沈陽、南京、長沙、重慶、朝陽等城市還開通了地名查詢和電話問路熱線服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