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龍(屬名:Saltopus)又名跳足龍、躍步龍,是一種非常小的二足鳥頸類恐龍。它們是晚三疊紀(jì)的肉食性動物。跳龍的化石在1910年發(fā)現(xiàn)于蘇格蘭。跳龍?jiān)?jīng)被歸為蜥臀目,但因?yàn)閮H發(fā)現(xiàn)少量碎片,所以跳龍的分類仍在爭議中。
簡介跳龍小巧玲瓏,四肢的骨骼是中空的。它用后肢行走,行動敏捷,跑起來速度很快,很容易追上獵物。由于嘴里長有小而尖利的牙齒,前肢還有十分銳利的指爪,它能輕松地捕食小型動物,有時也會吃其他恐龍吃剩的動物尸體。1
名稱來歷跳龍英文名字的意思為“跳躍的腳”。從它們的名字就知道,跳龍肯定是喜歡跳躍的恐龍,這也是它們最突出的特征。2
外形特征三疊紀(jì)是中生代的第一紀(jì),這一時期陸地上生活著一類身體小巧行動靈活,用后肢行走的恐龍,跳龍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小型的獸腳類,身長約60厘米,體型如小型貓。它的牙齒呈小刀狀,毫無疑問它是肉食主義者。又因?yàn)樘埖乃闹趋朗侵锌盏?,所以它也屬于虛骨龍類。由于跳龍身體輕巧行動靈活,所以跑起路來非常輕快,很容易追上獵物。跳龍的前肢上有著銳利的爪,它的嘴里有著非常多的小牙齒。它以其它較大的恐龍吃剩的動物死尸和小型動物為食。
種屬分類跳龍?jiān)?jīng)有過不同的分類,例如蜥臀目、更先進(jìn)的獸腳亞目物種、以及艾雷拉龍的近親,但因?yàn)閮H發(fā)現(xiàn)部分碎片,所以跳龍的分類仍在爭議中。在2000年,奧利佛?勞赫認(rèn)為跳龍是種原始恐龍形類動物,親緣關(guān)系接近兔鱷,并非恐龍。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李麗霞 - 博士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