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別名臭蒲(唐本草注)、水菖蒲、泥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各地)。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并稱為“花草四雅”。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常綠草本。根狀莖匍,肉質。葉2列,箭形,基部葉鞘套折。佛焰苞大部分與花序柄合生,葉狀,箭形,直立,宿存;花序梗長,全部貼生佛焰苞鞘,三棱形;肉穗花序圓錐形或鼠尾狀,花密,自下而上開放;花兩性;花被片6,拱形,靠合,近平截,外輪3;雄蕊6,花絲線形,與花被片等長,花藥短,藥室長圓狀橢圓形,近對生,超出藥隔;子房倒圓錐狀長圓形,與花被片等長,頂端近平截,2-3室,每室胚珠多數(shù),直生,著生于室頂,下垂,近紡錘形,近珠孔的外珠被被毛狀體,珠孔內陷,花柱極短,柱頭小。漿果長圓形,頂端近圓錐狀,紅色,藏于宿存花被之下,2-3室。種子長圓形,外種皮肉質,長于內種皮,內種皮薄,具小尖頭,具外胚乳和豐富的胚乳1。
分布本科有1屬2種,分布于亞洲的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我國均產1。
主要植物菖蒲
學名 Acorus calamus L
別名大葉莒蒲、白菖蒲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稍扁,芳香。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ㄐ虮庑危蝗~狀佛焰苞劍狀線形;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花黃綠色。漿果長圓形,紅色?;ㄆ?2) 6-9月。
石菖蒲
學名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別名九節(jié)菖蒲、菖蒲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莖芳香,外部淡褐色,根莖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叢生狀,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葉無柄,葉片薄,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上延幾達葉片中部,漸狹,脫落;葉片暗綠色,線形,基部對折,中部以上平展。花序柄腋生,三棱形。葉狀佛焰苞長;肉穗花序圓柱狀?;ò咨?。果序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2-6月2。
育種傳播菖蒲屬根莖易斷裂,易于靠水傳播,尤其是不孕的三倍體菖蒲便是靠此法傳播。種子亦通??克畟鞑ァ?img src="https://img-xml.kepuchina.cn/images/newsWire/yL6ChINwpiANjMzshh66gWp91ENMB4vpPmLy.jpg" alt="" />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李學強 - 教授 - 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