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斑帆蜥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斑帆蜥(Hydrosauruspustulatus)是屬于飛蜥科的一種動物,主要分布于菲律賓。全長90公分,頭部后方至背部中央覆有鬃狀鱗列,尾部前緣另有大型帆狀突起,肩部附近的體測皮膚略顯松弛。種群分布。體長80-110厘米。飼養(yǎng)溫度,晝28~30℃,夜22~25℃。

形態(tài)特征全身灰色。因其尾部隆起帆狀而得名。成體的帆狀尾遠比幼體的更大更高,其背部中間有一列膨大的棘狀突起1。

飾物被稱為“背棘”的飾物。背棘是指由頭部到背部,再到尾巴的背部棱線發(fā)展而成的刺狀的鱗片。“綠鬣蜥”類以及“麗棘蜥”類就擁有非常長的背棘。另外,“雙冠蜥”類與“斑帆蜥”類動物擁有帆狀的背棘(而不是刺狀的背棘)以及非常巨大的頭冠2。

分布

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另外在印度尼西亞還有印尼帆蜥,斑帆蜥在菲律賓因食用與寵物市場交易而被大量捕捉,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危急清單中屬于“易危物種”。

生活習性棲息于臨近水邊的森林,半樹棲型,日行性,本種諳于水性,可在水中停留1分鐘以上。也可利用其后肢,在水面上行短距離奔跑。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巖 - 副研究員 - 北京大學分子醫(y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