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血肌酐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一般認為是內生血肌酐,內生肌酐則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過不可逆的非酶脫水反應緩緩地形成肌酐,再釋放到血液中,隨尿排泄。因此血肌酐與體內肌肉總量關系密切,不易受飲食影響。肌酐是小分子物質,可通過腎小球濾過,在腎小管內很少吸收,每日體內產生的肌酐,幾乎全部隨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響。臨床上檢測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腎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1

血肌酐值正常范圍各個醫(yī)院對于血肌酐的正常范圍的衡量標準均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 μmol/L時意味著腎臟出現(xiàn)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2(133 umol/L以上為炎癥損傷期,186 μmol/L為腎功能損傷期,451 μmol/L為腎功能衰竭期,晚期血肌酐值超過707umol/L,則為尿毒癥)

血肌酐(SCr)正常值:男 53 ~ 106 μmol/L(0.6 ~1.2 毫克/分升);女 44 ~ 97 μmol/L(0.5 ~ 1.1 毫克/分升);小兒:24.9 ~ 69.7 μmol/L。3

升高血清肌酐的濃度變化主要由腎小球的濾過能力(腎小球濾過率)來決定。濾過能力下降,則肌酐濃度升高。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數情況下意味腎臟受損。盡管血肌酐能較準確的反應腎實質受損的情況,但其并非敏感指標。因為只有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血肌酐才明顯上升。也就是說,因人體腎臟代謝能力強,當腎臟損傷較輕時,一般人的不適感覺并不明顯,所以當很多人真正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時,腎臟其實已經損傷嚴重,此時血肌酐也開始明顯上升。4

腎小球濾過率降到50%以前血清肌酐都可表現(xiàn)正常。也就是說功能性腎單位喪失一半以上時,血清肌酐才升高,此時即為慢性腎衰竭代償,一般規(guī)定此期血清肌酐值為 176.8 μmol/L(2 mg/dl)。當腎小球濾過率降到25%以下時,血清肌酐會急劇升高,可達5 mg/dl以上,此時一般為尿毒癥期。腎功能徹底喪失(例如急性腎衰竭)時,血清肌酐每日增多88.4 ~ 265.2 μmol/L,如小于此范圍,說明尚有殘余功能性腎單位,反之說明骨骼肌溶解。5

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可能是腎功能損傷,即腎臟出現(xiàn)了問題,但是單純的血肌酐偏高還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癥等。5所以當血肌酐上升時,一定要相關性的做其他關于腎臟方面的檢查,以免誤診或者是延誤病情。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見于妊娠、肌肉萎縮性病變及肝功能障礙等。

當體檢中或無意發(fā)現(xiàn)血肌酐超出正常值,最好重視起這個問題,咨詢醫(yī)生,使其能夠結合病史及其他化驗檢查,做出準確的分析診斷,以明確病因,及早治療。6

降低血清肌酐降低一般無臨床意義,老年人、消瘦者肌酐可能偏低。6

臨床意義血肌酐是檢測腎功能的最常用指標,也是健康體檢的必檢項目。許多接受檢查的人員,檢測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圍,便認為自己的腎功能完全沒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對血肌酐認識的誤區(qū)。因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時、準切地反映出腎功能的狀況。當人體腎臟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損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比例較大時(超過50%),此時血肌酐升高的情況才可能在臨床上顯現(xiàn)出來。因此,人們常規(guī)觀念認為的那種,“血肌酐正常,說明腎臟沒事”這一個誤區(qū),應加以糾正。如平時素食或較瘦小肌肉體積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強營養(yǎng)。1

無論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應引起重視。人體內的肌酐物質主要是肌肉代謝的肌酸產生,肌酐通過腎臟排泄到體外。一般情況下,由于人體的肌肉量相對穩(wěn)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腎臟的代償功能十分強大,如果兩個腎臟都正常,那么只要一個腎臟發(fā)揮功能,血肌酐就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說,腎臟損傷程度占到整個腎臟的一半以上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1

血肌酐的臨床檢測意義如下:

(1)當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等使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時,血肌酐可升高。同時應在已知內生肌酐清降率的基礎上穿插著測定血肌酐作為追蹤觀察的指標。

(2)尿素氮與肌酐同時測定更有意義,如二者同時升高,說明腎臟有嚴重損害。內生肌酐清除率公式為Ccr=(140-年齡)× 體重(kg)/ [72 × Scr(mg/dl)] 或Ccr = [(140-年齡)× 體重(kg)] / [ 0.818 × Scr(μmol/L)] 內生肌酐清楚率計算過程中應注意肌酐的單位(女性按計算結果×0.85)。4

相關概念肌酐肌酐是人體肌肉的肌酸所產生的代謝廢物,每20 g肌肉代謝可產生1 mg肌酐。肌酐是小分子物質,主要由腎小球(腎臟的重要組成部分)濾過排出體外。腎功能不全時,肌酐在體內蓄積成為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因此血肌酐與體內肌肉總量關系密切,基本上不受飲食、高分解代謝等腎外因素影響,在外源性肌酐攝入量穩(wěn)定,體內生成量恒定(每日20 mg/kg)的情況下,血肌酐濃度主要取決于腎小球濾過功能。肌酐又分為血清肌酐和尿肌酐。1

尿肌酐尿肌酐主要來自血液,經由腎小球過濾后隨尿液排除體外,腎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4

①正常值

嬰兒尿肌酐水平 88~176 μmol/(kg/d);1

兒童尿肌酐水平44~352 μmol/(kg/d);1

成人尿肌酐水平7~8 μmol/(kg/d)。1

②臨床意義

尿肌酐增高:可見于肢端肥大癥、巨人癥、糖尿病、感染、甲狀腺功能減低、進食肉類、運動、攝入藥物(如維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4

尿肌酐減低:可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肌營養(yǎng)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類藥等。4

③檢測要求:需留取24小時尿樣。4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成玉林 - 副教授 - 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