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老屬于常綠的小喬木或灌木。葉子是互生的,有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葉的尖端圓鈍,到基部時漸漸變??;葉片的兩面都很光滑,葉緣沒有鋸齒狀,屬全緣葉的植物。每當夏季或秋李開花后,便可以發(fā)現(xiàn)濃紅、暗紅至紫褐色的果實,極具觀賞價值。成熟的春不老葉子呈現(xiàn)濃綠色且富有光澤,然而初發(fā)的幼嫩的新葉會展現(xiàn)出嬌艷的紅色,此時又可欣賞到一番不同的氣象。
簡介春不老為臺灣地區(qū)低海拔原生植物,花果期可同時欣賞到晚熟果及早開花,這是許多植物的共同特性。因南北氣候溫差有別,大部分植物的花期是南部較北部早一個月。有些果樹南部結實累累,北部花期才正要結束(例如,芒果、面包樹),甚至有些植物南部結果率高,北部結果率低(例如,火焰木、毛柿)。但近年來氣候不穩(wěn)定,植物的花果期也很不一定。
春不老終年常綠,象征青春不老、多子多福,為相當普遍的庭園植栽及綠籬,根、莖、葉、果實各有不同的藥用療效,空氣凈化力強,很適合都市及工業(yè)區(qū)綠化用。1
形態(tài)特征灌木,高達2米,通常無毛,據(jù)說有時被“褐色絨毛”;葉厚,新鮮時略肉質(zhì),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頂端鈍和有時短漸尖,基部楔形,長6-12厘米,寬3-5厘米,全緣,具平整或微彎的邊緣,無毛,深綠色,具極模糊或不明顯的腺點;側脈極細和不明顯,連成邊緣脈;花序具梗,亞傘形花序或復傘房花序,近頂生或腋生于特殊花枝的葉狀苞片上,花枝基部膨大或具關節(jié);花粉紅色至白色,長5-8毫米;萼片圓形,花蕾時呈覆瓦狀排列,邊緣干膜質(zhì)和具細緣毛,具厚且黑色的腺點;花瓣廣卵形,具黑點;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藥披針形,頂端點尖,背部具黑腺點;果直徑約8毫米,紅色至紫黑色,具極多的小腺點,新鮮時多少肉質(zhì)。
別名: 山豬肉、蘭嶼紫金牛、東方紫金牛
葉脈: 網(wǎng)狀葉脈
描述:春不老是雙子葉,互生,葉緣為全緣,葉上表面深綠色,光 滑,下表面淺綠色。
種類 :木本
葉脈: 網(wǎng)狀葉脈
開花期 :3月至5月
分布范圍綠島、蘭嶼、海南島、斯里蘭卡及中國臺灣、海南島。
繁殖春不老可利用種子及扦插繁殖(除了冬天外皆可進行繁殖)。種子采收有季節(jié)性且由小苗到成熟開花時間較長,所以人們更多是截取已開過花的植株枝條進行扦插繁殖。其發(fā)根后于第二年的花期,便可開花了。
扦插時需取一、二年生成熟的枝條(一般來說就是枝條皮層由綠轉(zhuǎn)為其他顏色時),長度約為8-10厘米。每個插穗約留2-3片葉(每片葉片皆剪除一半,以防失水),接穗底部剪一斜口,插入準備好的盆器介質(zhì)中,保持土壤及空氣中的濕度,約待1-1.5個月即可發(fā)根,待根系長滿盆器后即可移植。2
養(yǎng)護修剪:全年均可修剪整枝,去除生長較弱、干枯、生病的枝條,或為保持樹型而做的修剪,一般不會剪除超過1/3的枝葉量。而當植株老化或整體生長勢不佳時,可實施“更新修剪”,使其恢復。
施肥:于換盆時介質(zhì)中混合有機肥作為基肥,之后每3個月補充一次復合緩效性肥即可。2
主要價值1、作為庭園植栽及綠籬。
2、具有食用價值。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張巖 - 副研究員 - 北京大學分子醫(y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