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金屬或非金屬經(jīng)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一般通過熔合成均勻液體和凝固而得。根據(jù)組成元素的數(shù)目,可分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人類生產(chǎn)合金是從制作青銅器開始,世界上最早生產(chǎn)合金的是古巴比倫人,6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已開始提煉青銅(紅銅與錫的合金)。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產(chǎn)合金的國家之一,在商朝(距今3000多年前)青銅(銅錫合金)工藝就已非常發(fā)達;公元前6世紀左右(春秋晚期)已鍛打(還進行過熱處理)出鋒利的劍。
合金是宏觀均勻,含有金屬元素的多元化學物質(zhì),一般具有金屬特性.任何元素均可采用作合金元素,但大量加入的仍是金屬.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獨立的物質(zhì)稱組元,或簡稱為元.由兩個組元組成的合金稱為二元合金,由三個組元組成的合金稱為三元合金,由三個以上組元組成的合金稱為多元合金.固態(tài)下,合金可能呈單相亦可能呈復相的混合物;可能呈晶態(tài)、亦可能呈現(xiàn)準晶狀態(tài)或非晶狀態(tài).晶態(tài)合金中依其組成元素的原子半徑、負電性以及電子濃度等等差異情況不同,可能出現(xiàn)的相有保持與基底純元素相同結(jié)構的固溶體(solid solution)以及不和任何組成元素結(jié)構相同的中間相(inter-mediate phases).中間相包括正常價化合物、電子化合物、laves相、σ相、間隙相和復雜結(jié)構的間隙式化合物等等.合金在平衡狀態(tài)下可能出現(xiàn)的相可以從相平衡圖得知.2
合金中組成相的結(jié)構和性質(zhì)對合金的性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合金組織的變化即合金中相的相對數(shù)量、各相的晶粒大小,形狀和分布的變化,對合金的性能也發(fā)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利用各種元素的結(jié)合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合金相,再經(jīng)過合適的處理可能滿足各種不同的性能要求.2
高分子化學中現(xiàn)也借用合金一詞,它指在 一定條件下把聚合物或共聚物與另一種聚合物或彈性物摻合而成的復合材料,如苯乙烯-丙稀腈共聚物樹脂與丁二烯-丙稀腈橡膠摻合.2
制作合成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元素或以金屬為基添加其他非金屬元素通過合金化工藝(熔煉、機械合金化、燒結(jié)、氣相沉積等等)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金屬材料叫做合金。但合金可能只含有一種金屬元素,如鋼。(鋼,是對含碳量質(zhì)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0%之間的鐵合金的統(tǒng)稱)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合金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混合物,甚至可以是純凈物,如單一相的金屬互化物合金,所添加合金元素可以形成固溶體、化合物,并產(chǎn)生吸熱或放熱反應,從而改變金屬基體的性質(zhì)。
合金的生成常會改善元素單質(zhì)的性質(zhì),例如,鋼的強度大于其主要組成元素鐵。合金的物理性質(zhì),例如密度、反應性、楊氏模量、導電性和導熱性可能與合金的組成元素尚有類似之處,但是合金的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卻通常與組成元素的性質(zhì)有很大不同。這是由于合金與單質(zhì)中的原子排列有很大差異。
少量的某種元素可能會對合金的性質(zhì)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鐵磁性合金中的雜質(zhì)會使合金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
不同于純凈金屬的是,多數(shù)合金沒有固定的熔點,溫度處在熔化溫度范圍間時,混合物為固液并存狀態(tài)。因此可以說,合金的熔點比組分金屬低。參見低共熔混合物。常見的合金中,黃銅是由銅和鋅的合金;青銅是錫和銅的合金,用于雕象、裝飾品和教堂鐘。一些國家的貨幣都會使用合金(如鎳合金)。
物理分類根據(jù)合金中含量較大的主要金屬的名稱而分類稱作某某合金,如銅含量高的為銅合金,其性能主要保持銅的性能。
合金類型(1)混合物合金(共熔混合物),當液態(tài)合金凝固時,構成合金的各組分分別結(jié)晶而成的合金,如焊錫、鉍鎘合金等;
(2)固熔體合金,當液態(tài)合金凝固時形成固溶體的合金,如金銀合金等;
(3)金屬互化物合金,各組分相互形成化合物的合金,如銅、鋅組成的黃銅(β-黃銅、γ-黃銅和ε-黃銅)等。
合金的許多性能優(yōu)于純金屬,故在應用材料中大多使用合金(參看鐵合金、不銹鋼)。
合金的通性各類型合金都有以下通性:
(1)多數(shù)合金熔點低于其組分中任一種組成金屬的熔點;
(2)硬度一般比其組分中任一金屬的硬度大;(特例:鈉鉀合金是液態(tài)的,用于原子反應堆里的導熱劑)
(3)合金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低于任一組分金屬。利用合金的這一特性,可以制造高電阻和高熱阻材料。還可制造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4)有的抗腐蝕能力強(如不銹鋼)如在鐵中摻入15%鉻和9%鎳得到一種耐腐蝕的不銹鋼,適用于化學工業(yè)
常見合金球墨鑄鐵、錳鋼、不銹鋼、黃銅、青銅、白銅、焊錫、硬鋁、18K黃金、18K白金等等。
鋼鐵簡介
鋼鐵是鐵與C、Si、Mn、P、S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組成的合金。其中除Fe外,C的含量對鋼鐵的機械性能起著主要作用,故統(tǒng)稱為鐵碳合金。它是工程技術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
分類及性質(zhì)
按含碳量不同,鐵碳合金分為鋼與生鐵兩大類,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用的普通鋼,冶煉方便、加工容易、價格低廉,而且在多數(shù)情況下能滿足使用要求,所以應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鋼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
隨含碳量升高,碳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合金鋼又叫特種鋼,在碳鋼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從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等等。經(jīng)常加入鋼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我國合金鋼的資源相當豐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屬儲量都很高。
關于生鐵
生鐵硬而脆,但耐壓耐磨?;铱阼F和球墨鑄鐵。白口鐵中碳以Fe3C斷口呈銀白色,質(zhì)硬而脆,不能進行機械加工,是煉鋼的原料,故又稱煉鋼生鐵。
碳以片狀石墨形態(tài)分布的稱灰口鐵,斷口呈銀灰色,易切削,易鑄,耐磨。若碳以球狀石墨分布則稱球墨鑄鐵,其性能、加工性能接近于鋼。在鑄鐵中加入特種合金元素可得特種鑄鐵,如加入Cr,耐磨性可大幅度提高,在特種條件下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硅鐵硅鐵是以焦炭、鋼屑、石英(或硅石)為原料,用電爐冶煉制成的。硅和氧很容易化合成二氧化硅。所以硅鐵常用于煉鋼作脫氧劑,同時由于SIO2生成時放出大量的熱,在脫氧同時,對提高鋼水溫度也是有利的。硅鐵作為合金元素加入劑。
廣泛用于低合金結(jié)構鋼、合結(jié)鋼、彈簧鋼、軸承鋼、耐熱鋼及電工硅鋼之中,以外硅鐵在鐵合金生產(chǎn)及化學工業(yè)中,常用作還原劑。含硅量達95%--99%。純硅常用制造單晶硅或配制有色金屬合金。
錳鐵錳鐵是以錳礦石為原料。在高爐或電爐中熔煉而成的。錳鐵也是鋼中常用的脫氧劑,錳還有脫硫和減少硫的有害影響的作用。因而在各種鋼和鑄鐵中,幾乎都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錳。錳鐵還作為重要的合金劑。廣泛地用于結(jié)構鋼。工具鋼、不銹耐熱鋼。耐磨鋼等合金鋼中。3
鋁合金簡介
鋁是分布較廣的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和硅,是金屬中含量最高的。純鋁密度較低,為2.7 g/cm3,有良好的導熱、導電性(僅次于Au、Ag、Cu),延展性好、塑性高,可進行各種機械加工。鋁的化學性質(zhì)活潑,在空氣中迅速氧化形成一層致密、牢固的氧化膜,因而具有良好的耐蝕性。但純鋁的強度低,只有通過合金化才能得到可作結(jié)構材料使用的各種鋁合金。
特點與性質(zhì)
鋁合金的突出特點是密度小、強度高。鋁中加入Mn、Mg形成的Al-Mn、Al-Mg合金具有很好的耐蝕性,良好的塑性和較高的強度,稱為防銹鋁合金,用于制造油箱、容器、管道、鉚釘?shù)?。硬鋁合金的強度較防銹鋁合金高,但防蝕性能有所下降,這類合金有Al-Cu-Mg系和Al-Cu-Mg-Zn系。新近開發(fā)的高強度硬鋁,強度進一步提高,而密度比普通硬鋁減小15%,且能擠壓成型,可用作摩托車骨架和輪圈等構件。Al-Li合金可制作飛機零件和承受載重的高級運動器材。
應用
高強度鋁合金廣泛應用于制造飛機、艦艇和載重汽車等,可增加它們的載重量以及提高運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侵蝕,避磁性等特點。
銅合金簡介
純銅呈紫紅色,故又稱紫銅,有極好的導熱、導電性,其導電性僅次于銀而居金屬的第二位。銅具有優(yōu)良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耐蝕性能,是優(yōu)良的電工用金屬材料。
分類
工業(yè)中廣泛使用的銅合金有黃銅、青銅和白銅等。
Cu與Zn的合金稱黃銅,其中Cu占60%~90%、Zn占40%~10%,有優(yōu)良的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可用作各種儀器零件。再如在黃銅中加入少量Sn,稱為海軍黃銅,具有很好的抗海水腐蝕的能力。在黃銅中加入少量的有潤滑作用的Pb,可用作滑動軸承材料。
青銅是人類使用歷史最久的金屬材料,它是Cu、Sn合金。錫的加入明顯地提高了銅的強度,并使其塑性得到改善,抗腐蝕性增強,因此錫青銅常用于制造齒輪等耐磨零部件和耐蝕配件。Sn較貴,已大量用Al、Si、Mn來代替Sn而得到一系列青銅合金。鋁青銅的耐蝕性比錫青銅還好。鈹青銅是強度最高的銅合金,它無磁性又有優(yōu)異的抗腐蝕性能,是可與鋼相競爭的彈簧材料。
白銅是Cu-Ni合金,有優(yōu)異的耐蝕性和高的電阻,故可用作苛刻腐蝕條件下工作的零部件和電阻器的材料。
黃銅含鋅及少量的錫、鉛、鋁等。
鋅合金簡介
以鋅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鋁、銅、鎂、鎘、鉛、鈦等。鋅合金熔點低,流動性好,易熔焊,釬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氣中耐腐蝕,殘廢料便于回收和重熔;但蠕變強度低,易發(fā)生自然時效引起尺寸變化。熔融法制備,壓鑄或壓力加工成材。按制造工藝可分為鑄造鋅合金和變形鋅合金。
應用及其他
鋅合金的主要添加元素有鋁,銅和鎂等.鋅合金按加工工藝可分為形變與鑄造鋅合金兩類.鑄造鋅合金流動性和耐腐蝕性較好,適用于壓鑄儀表,汽車零件外殼等。
【鋅合金成分及鑄件品質(zhì)】
一、鋅合金的特點
1. 比重大。
2.鑄造性能好,可以壓鑄形狀復雜、薄壁的精密件,鑄件表面光滑。
3. 可進行表面處理:電鍍、噴涂、噴漆。
4. 融化與壓鑄時不吸鐵,不腐蝕壓型,不粘模。
5. 有很好的常溫機械性能和耐磨性。
6. 熔點低,在385℃熔化,容易壓鑄成型。
鉛錫合金分類
鉛錫合金按用途分為:
①鉛基或錫基軸承合金。與鉛基軸承合金統(tǒng)稱為巴氏合金。含銻3%~15%,銅3%~10%,有的合金品種還含有10%的鉛。銻、銅用以提高合金的強度和硬度。其摩擦系數(shù)小,有良好的韌性、導熱性和耐蝕性,主要用以制造滑動軸承。
②鉛錫焊料。以錫鉛合金為主,有的錫焊料還含少量的銻。含鉛38.1%的錫合金俗稱焊錫,熔點約183℃,用于電器儀表工業(yè)中元件的焊接,以及汽車散熱器、熱交換器、食品和飲料容器的密封等。
③鉛錫合金涂層。利用錫合金的抗蝕性能,將其涂敷于各種電氣元件表面,既具有保護性,又具有裝飾性。常用的有錫鉛系、錫鎳系涂層等。
④鉛錫合金(包括鉛錫合金,無鉛錫合金)可以用來生產(chǎn)制作各種精美合金飾品、合金工藝品,如戒指、項鏈、手鐲、耳環(huán)、胸針、紐扣、領帶夾、帽飾、工藝擺飾、合金相框、宗教徽志、微型塑像、紀念品等。
特點
鉛錫合金(用作合金飾品、合金工藝品材料)的特點
1.鉛錫合金性能穩(wěn)定,熔點低,流動性好,收縮性小。
2.鉛錫合金晶粒幼細,韌性良好,軟硬適宜,表面光滑,無砂洞,無疵點,無裂紋,磨光及電鍍效果好。
3.鉛錫合金離心鑄造性能好,韌性強,可以鑄造形狀復雜、薄壁的精密件,鑄件表面光滑。
4.鉛錫合金產(chǎn)品可進行表面處理:電鍍、噴涂、噴漆。
5.鉛錫合金晶體結(jié)構致密,在原料方面確保鑄件尺寸公差小,表面精美,后處理瑕疵少.
特種合金工業(yè)上應用的合金種類數(shù)以千計,現(xiàn)只簡要地介紹其中幾大類。
耐蝕合金金屬材料在腐蝕性介質(zhì)中所具有的抵抗介質(zhì)侵蝕的能力,稱金屬的耐蝕性。純金屬中耐蝕性高的通常具備下述三個條件之一:
①熱力學穩(wěn)定性高的金屬。通常可用其標準電極電勢來判斷,其數(shù)值較正者穩(wěn)定性較高;較負者則穩(wěn)定性較低。耐蝕性好的貴金屬,如Pt、Au、Ag、Cu等就屬于這一類。
②易于鈍化的金屬。不少金屬可在氧化性介質(zhì)中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致密氧化膜,這種現(xiàn)象稱為鈍化。金屬中最容易鈍化的是Ti、Zr、Ta、Nb、Cr和Al等。
③表面能生成難溶的和保護性能良好的腐蝕產(chǎn)物膜的金屬。這種情況只有在金屬處于特定的腐蝕介質(zhì)中才出現(xiàn),例如,Pb和Al在H2SO4溶液中,F(xiàn)e在H3PO4溶液中,Mo在鹽酸中以及Zn在大氣中等。
因此,工業(yè)上根據(jù)上述原理,采用合金化方法獲得一系列耐蝕合金,一般有相應的三種方法:
①提高金屬或合金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即向原不耐蝕的金屬或合金中加入熱力學穩(wěn)定性高的合金元素,使形成固溶體以及提高合金的電極電勢,增強其耐蝕性。例如在Cu中加Au,在Ni中加入Cu、Cr等,即屬此類。不過這種大量加入貴金屬的辦法,在工業(yè)結(jié)構材料中的應用是有限的。
②加入易鈍化合金元素,如Cr、Ni、Mo等,可提高基體金屬的耐蝕性。在鋼中加入適量的Cr,即可制得鉻系不銹鋼。
實驗證明,在不銹鋼中,含Cr量一般應大于13%時才能起抗蝕作用,Cr含量越高,其耐蝕性越好。這類不銹鋼在氧化介質(zhì)中有很好的抗蝕性,但在非氧化性介質(zhì)如稀硫酸和鹽酸中,耐蝕性較差。這是因為非氧化性酸不易使合金生成氧化膜,同時對氧化膜還有溶解作用。
③加入能促使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蝕產(chǎn)物保護膜的合金元素,是制取耐蝕合金的又一途徑。例如,鋼能耐大氣腐蝕是由于其表面形成結(jié)構致密的化合物羥基氧化鐵[FeOx·(OH)23-2x],它能起保護作用。鋼中加入Cu與P或P與Cr均可促進這種保護膜的生成,由此可用Cu、P或P、Cr制成耐大氣腐蝕的低合金鋼。
金屬腐蝕是工業(yè)上危害最大的自發(fā)過程,因此耐蝕合金的開發(fā)與應用,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jīng)濟價值。
耐熱合金耐熱合金合金又稱高溫合金,它對于在高溫條件下的工業(yè)部門和應用技術領域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般說,金屬材料的熔點越高,其可使用的溫度限度越高。這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顯著下降,氧化腐蝕的趨勢相應增大,因此,一般的金屬材料都只能在500 ℃~600 ℃下長期工作。能在高于700 ℃的高溫下工作的金屬通稱耐熱合金?!澳蜔帷笔侵钙湓诟邷叵履鼙3肿銐驈姸群土己玫目寡趸?。
提高鋼鐵抗氧化性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在鋼中加入Cr、Si、Al等合金元素,或者在鋼的表面進行Cr、Si、Al合金化處理。它們在氧化性氣氛中可很快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附在鋼的表面,從而有效地阻止氧化的繼續(xù)進行。二是用各種方法在鋼鐵表面形成高熔點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耐高溫涂層。
提高鋼鐵高溫強度的方法很多,從結(jié)構、性質(zhì)的化學觀點看,大致有兩種主要方法:
一是增加鋼中原子間在高溫下的結(jié)合力。研究指出,金屬中結(jié)合力,即金屬鍵強度大小,主要與原子中未成對的電子數(shù)有關。從周期表中看,ⅥB元素金屬鍵在同一周期內(nèi)最強。因此,在鋼中加入Cr、Mo、W等原子的效果最佳。
二是加入能形成各種碳化物或金屬間化合物的元素,以使鋼基體強化。由若干過渡金屬與碳原子生成的碳化物屬于間隙化合物,它們在金屬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共價鍵的成分,因此硬度極大,熔點很高。例如,加入W、Mo、V、Nb可生成WC、W2C、MoC、Mo2C、VC、NbC等碳化物,從而增加了鋼鐵的高溫強度。
利用合金方法,除鐵基耐熱合金外,還可制得鎳基、鉬基、鈮基和鎢基耐熱合金,它們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化學穩(wěn)定性。其中鎳基合金是最優(yōu)的超耐熱金屬材料,組織中基體是Ni?Cr?Co的固溶體和Ni3Al金屬化合物,經(jīng)處理后,其使用溫度可達1 000 ℃~1 100 ℃。
鈦合金鈦是周期表中第IVB類元素,外觀似鋼,熔點達1 672 ℃,屬難熔金屬。鈦在地殼中含量較豐富,遠高于Cu、Zn、Sn、Pb等常見金屬。我國鈦的資源極為豐富,僅四川攀枝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特大型釩鈦磁鐵礦中,伴生鈦金屬儲量約達4.2億噸,接近國外探明鈦儲量的總和。
純鈦機械性能強,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如有雜質(zhì),特別是O、N、C 提高鈦的強度和硬度,但會降低其塑性,增加脆性。
鈦是容易鈍化的金屬,且在含氧環(huán)境中,其鈍化膜在受到破壞后還能自行愈合。因此 干腐蝕介質(zhì)都是穩(wěn)定的。鈦和鈦合金有優(yōu)異的耐蝕性,只能被氫氟酸濃度的 侵蝕。特別是 穩(wěn)定,將鈦或鈦合金放 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遠優(yōu)于不銹鋼。
鈦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密度小。其強度是不銹鋼的3.5倍,鋁合金的1.3倍,是目前所有工業(yè)金屬材料中最高的。
液態(tài)的鈦幾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屬,形成固溶體或金屬化合物等各種合金。合金元素如Al、V、Zr、Sn、Si、Mo和Mn等的加入,可改善鈦的性能,以適應不同部門的需要。例如,Ti-Al-Sn合金有很高的熱穩(wěn)定性,可在相當高的溫度下長時間工作;以Ti-Al-V合金為代表的超塑性合金,可以50%~150%地伸長加工成型,其最大伸長可達到2 000%。而一般合金的塑性加工的伸長率最大不超過30%。
由于上述優(yōu)異性能,鈦享有“未來的金屬”的美稱。鈦合金已廣泛用于國民經(jīng)濟各部門,它是火箭、導彈和航天飛機不可缺少的材料。船舶、化工、電子器件和通訊設備以及若干輕工業(yè)部門中要大量應用鈦合金,只是鈦的價格較昂貴,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
磁性合金材料在外加磁場中,可表現(xiàn)出三種情況:①不被磁場所吸引的,叫反磁性材料;②微弱地被磁場所吸引的,叫順磁性材料;③強烈地被磁場吸引的,稱鐵磁性材料,其磁性隨外磁場的加強而急劇增高,并在外磁場移走后,仍能保留磁性。金屬材料中,大多數(shù)過渡金屬具有順磁性;只有Fe、Co、Ni等少數(shù)金屬是鐵磁性的。
金屬中組成永磁材料的主要元素是Fe、Co、Ni和某些稀土元素。使用的永磁合金有稀土?鈷系、鐵?鉻?鈷系和錳?鋁?碳系合金。
磁性合金在電力、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和電光學等新興技術領域中,有著日益廣泛的應用。
鉀鈉合金[英] Sodium Potaddium Al
[別]鈉鉀合金
[縮]JNHJ
【化學結(jié)構】
4K-Na
【化學特性】
銀色的軟質(zhì)固體或液體. 遇酸、二氧化碳、潮氣及水發(fā)生劇烈反應, 放出氫氣, 立即自燃, 有時甚至會爆炸. 密度: 0.847克/毫升(100℃) (K78%,Na22%); 0.886克/毫升(100℃)(K56%,Na44%) 熔點: -11℃(K78%,Na22%); 19℃(K56%, Na44%);
【極限參數(shù)】
沸點: 784℃(K78%,Na22%); 825℃(K56%, Na44%);
【應用】液態(tài)金屬核反應堆用的冷卻劑是鈉鉀合金,常溫下液態(tài)。
鈉鉀合金的熔點
鈉 鉀 熔點
20% 80% -10 ℃
22% 78% -11 ℃
24% 76% -3.5 ℃
40% 60% 5 ℃
新型合金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型合金的種類日益增多,這里介紹主要的幾種。
輕質(zhì)合金鋁鋰合金具有高比強度(斷裂強度/密度)、高比剛度且相對密度小的特點,如用作現(xiàn)代飛機蒙皮材料,一架大型客機可減輕重量50 kg。以波音747為例,每減輕1 kg,一年可獲利2 000美元。鈦合金比鋼輕、耐腐蝕、無磁性、強度高,是用于航空和艦艇的理想材料。
儲氫合金由于石油和煤炭的儲量有限,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會帶來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使氫能作為新的清潔燃料成為研究熱點。在氫能利用過程中,氫的儲運是重要環(huán)節(jié)。1969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研制出LaNi5儲氫合金,具有大量的可逆地吸收、釋放氫氣的性質(zhì),其合金氫化物LaNi5H6中氫的密度與液態(tài)氫相當,約為氫氣密度的1 000倍。
儲氫合金是由兩種特定金屬構成的合金,其中一種可以大量吸氫,形成穩(wěn)定的氫化物,而另一種金屬雖然與氫的親和力小,但氫很容易在其中移動。Mg、Ca、Ti、Zr、Y和La等屬于第一種金屬,F(xiàn)e、Co、Ni、Cr、Cu和Zn等屬于第二種金屬。前者控制儲氫量,后者控制釋放氫的可逆性。通過兩者合理配制,調(diào)節(jié)合金的吸放氫性能,制得在室溫下能夠可逆吸放氫的較理想的儲氫材料。
超耐熱合金鎳鈷合金能耐1 200 ℃的高溫,可用于噴氣飛機和燃氣輪機的構件。鎳鈷鐵非磁性耐熱合金在1 200 ℃時仍具有高強度、韌性好的特點,可用于航天飛機的部件和原子反應堆的控制棒等。尋找符合耐高溫、可長時間運行(10 000 h以上)、耐腐蝕、高強度等要求的合金材料,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形狀記憶合金它們具有高彈性、金屬橡膠性能、高強度等特點,在較低溫度下受力發(fā)生塑性變形后,經(jīng)過加熱,又恢復到受熱前的形狀。如Ni-Ti、Ag-Cd、Cu-Cd、Cu-Al-Ni、Cu-Al-Zn等合金,可用于調(diào)節(jié)裝置的彈性元件(如離合器、節(jié)流閥、控溫元素等)、熱引擎材料、醫(yī)療材料(牙齒矯正材料)等。
形狀記憶效應來源于一種熱彈性馬氏體相變。一般的馬氏體相變作為鋼的淬火強化的方法,就是把鋼加熱到某個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迅速冷卻,例如直接插入冷水中(稱為淬火),這時鋼轉(zhuǎn)變?yōu)橐环N馬氏體的結(jié)構,并使鋼硬化。后來,在某些合金中發(fā)現(xiàn)了不同于上述的另一種所謂熱彈性馬氏體相變,熱彈性馬氏體一旦產(chǎn)生便可以隨著溫度降低繼續(xù)長大。相反,當溫度回升時,長大的馬氏體又可以縮小,直至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即馬氏體隨著溫度的變化可以可逆地長大或縮小。熱彈性馬氏體相變時隨之伴有形狀的變化。
新型金屬功能材料除上述幾類以外,還有能降低噪音的減振合金;具有替代、增強和修復人體器官和組織的生物醫(yī)學材料;具有在材料或結(jié)構中植入傳感器、信號處理器、通信與控制器及執(zhí)行器,使材料或結(jié)構具有自診斷、自適應,甚至損傷自愈合等智能功能與生命特征的智能材料等。
合金加工【1】中碳鋼:代表鋼種有30、35、40、45,也有ML30、ML35、ML40、ML45,有較穩(wěn)定的室溫性能,用于中小結(jié)構件、緊固件、傳動軸、齒輪等4。
【2】錳鋼:代表鋼種40Mn2、50Mn2。有過熱敏感性、高溫回火脆性,水淬易開裂,淬透性較碳鋼高。
【3】硅錳鋼:代表鋼種35SiMn、42SiMn。疲勞強度高,有脫碳和過熱敏感性及回火脆性。用于制造中速、中高等負荷但沖擊不大的齒輪、軸、轉(zhuǎn)軸、連桿、蝸桿等,也可制造400℃以下緊固件。
【4】硼鋼:代表鋼種40B、45B、50BA、ML35B。淬透性高,綜合機械性能高于碳鋼,與40Cr相當用于制造截面尺寸不大的零件、緊固件等。
【5】錳硼鋼:代表鋼種40MnB。淬透性稍高于40Cr,高的強度、韌性及低溫沖擊韌性,有回火脆性。40MnB常用來代替40Cr制造大截面零件,代替40CrNi制造小件;45MnB代替40Cr、45Cr;45Mn2B代替45Cr和部份代替40CrNi、45CrNi作重要的軸,也有ML35 MnB用于緊固件生產(chǎn)。
【6】錳釩硼鋼: 代表鋼種20 MnVB 、40MnVB、。調(diào)質(zhì)性能和淬透性優(yōu)于40Cr,過熱傾向小,有回火脆性。常用來代替40Cr、45Cr、38CrSi、42CrMo及40CrNi制造重要的調(diào)質(zhì)件,也有用中小規(guī)格10.9級以下螺栓的、ML20 MnVB。
【7】錳鎢硼鋼:代表鋼種40MnWB。良好的低溫沖擊性能,無回火脆性。與35CrMo、40CrNi相當,用于制造70mm以下的零件。
【8】硅錳鉬鎢鋼: 代表鋼種35SiMn2MoW。有較高的淬透性,以50%馬氏體計算,水淬直徑180,油淬直徑100;淬裂傾向、回火脆性傾向??;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纱?5CrNiMoA、40CrNiMo,用于制造大截面、重負荷的軸、連桿及螺栓。
【9】硅錳鉬鎢釩鋼:代表鋼種37SiMn2MoWVA。水淬直徑100,油淬直徑70;良好的回火穩(wěn)定性、低溫沖擊韌性,較高的高溫強度,回火脆性也較小,用于制造大截面的軸類零件。
【10】鉻鋼: 以40Cr合金鋼管及ML40Cr為代表。淬透性較好,水淬28-60mm,油淬15-40mm。較高的綜合機械性能,良好的低溫沖擊韌性,低的缺口敏感性,有回火脆性。用于制造軸、連桿、齒輪及螺栓。
【11】鉻硅鋼: 代表鋼種38CrSi。淬透性優(yōu)于40Cr,強度和低溫沖擊較高,回火穩(wěn)定性較好,回火脆性傾向較大。常用于制造30-40mm的軸、螺栓以及模數(shù)不大的齒輪。
【12】鉻鉬鋼:代表鋼種30CrMoA、42CrMo、ML30CrMo、ML42CrMo。水淬30-55mm,油淬15-40mm;高的室溫機械性能和較高的高溫強度,良好的低溫沖擊;無回火脆性。用于制造截面較大的零件,高負荷的螺栓、齒輪及500℃以下的法蘭盤、螺栓;400℃以下的導管、緊固件。42CrMo淬透性較30CrMoA高,用于制造強度更高、截面更大的零件。
【13】鉻錳鉬鋼:代表鋼種40CrMnMo。油淬直徑80mm,具有較高的綜合機械性能,回火穩(wěn)定性好。用于制造截面較大的重負荷齒輪及軸類零件。
【14】錳鉬釩鋼:代表鋼種30Mn2MoWA。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水淬達到150mm,心部組織為上、下貝氏體加少量馬氏體;油淬70mm,心部95%以上的馬氏體;良好的低溫沖擊韌性,低的缺口敏感性及較高的疲勞強度。用于制造80mm以下的重要件。
【15】鉻錳硅鋼:代表鋼種30CrMnSiA。水淬40-60mm(95%的馬氏體),油淬25-40mm。強度、沖擊韌性高,有回火脆性。用于制造高壓鼓風機葉片、閥板、離合器摩擦片、軸及齒輪等。
【16】鉻鎳鋼: 代表鋼種40CrNi和45CrNi。水淬達到40mm,油淬15-25mm;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良好的低溫沖擊韌性,回火脆性傾向小。30CrNi3A淬透性較高,綜合機械性能好,有白點敏感性和回火脆性。用于制造截面較大的曲軸、連桿、齒輪、軸及螺栓等。
【17】鉻鎳鉬鋼:代表鋼種40CrNiMoA。具有優(yōu)良的綜合機械性能,低溫沖擊韌性高,缺口敏感性低,無回火脆性。用于制造較大的曲軸、軸、連桿、齒輪、螺栓及其它受力較大、形狀復雜的零件。
【18】鉻鎳鉬釩鋼: 代表鋼種45CrNiMoVA。強度高,回火穩(wěn)定性好,油淬達到60mm(95%馬氏體)。用于制造振動載荷下的重型汽車彈性軸及扭力軸等。
鑄造性能合金的鑄造性能(castability,castingproperty)是指合金在鑄造時表現(xiàn)出來的工藝性能,主要指合金的流動性及合金的收縮等。這些性能對于是否獲得健全的鑄件是非常重要的。
流動性流動性(fluidity,liquidity)是指液態(tài)合金充填鑄型的能力。
合金液的流動性好,容易澆滿型腔,獲得輪廓清晰、尺寸完整的鑄件,相反合金的流動性不好,則易產(chǎn)生澆不足、冷隔、氣孔和夾渣等缺陷。
在常用的合金中,灰口鑄鐵、硅黃銅的流動性最好,鑄鋼流動性最差。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合金的化學成分、澆注溫度和鑄型的填充條件等。
收縮性液態(tài)合金在冷卻凝固過程中體積和尺寸不斷減小的現(xiàn)象稱為收縮(contraction,shrinkage)。收縮是鑄造合金本身的物理性質(zhì),是鑄件中許多缺陷(縮孔、縮松、內(nèi)應力、變形和裂紋等)產(chǎn)生的基本原因。合金液從澆入型腔冷卻到室溫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
1.液態(tài)收縮(liquidcontraction):從澆注溫度冷卻到開始結(jié)晶的液相線溫度之間的收縮。
2.凝固收縮(solidificationcontraction):從開始結(jié)晶溫度冷卻到結(jié)晶完畢的固相線溫度的收縮。
3.固態(tài)收縮(solidcontraction):從結(jié)晶完畢的溫度冷卻到室溫之間的收縮。
合金的液態(tài)收縮和凝固收縮表現(xiàn)為合金的體積縮小,通常用體積收縮率來表示,它們是鑄件產(chǎn)生縮孔、縮松缺陷的基本原因。合金的固態(tài)收縮雖然也是體積變化,但它只引起鑄件外部尺寸的變化,因此,通常用線收縮率來表示。固態(tài)收縮是鑄件產(chǎn)生內(nèi)應力、變形和裂紋等缺陷的根源。
合金的化學成分、澆注溫度、鑄型條件及鑄件結(jié)構是影響合金收縮的主要因素。鑄件的形狀、尺寸和工藝條件不同,實際收縮量也有所不同。
另外,合金液在冷卻成鑄件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部分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xiàn)象即偏析性,吸氣性和氧化性均對鑄造性能有著不利影響。
常見謠言謠言:合金不是純凈物
以色列科學家發(fā)現(xiàn)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已知的準晶體都是金屬互化物。有關準晶體的組成與結(jié)構的規(guī)律仍在研究之中。人們發(fā)現(xiàn)組成為鋁-銅-鐵-鉻的準晶體具有低摩擦系數(shù)、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傳熱性,正被開發(fā)為炒菜鍋的鍍層;Al65Cu23Fe12十分耐磨,被開發(fā)為高溫電弧噴嘴的鍍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有金屬元素 B.共價化合物中一定沒有非極性鍵
C.合金是純凈物 D.準晶體可開發(fā)成為新型材料
(所謂的)標準答案是D
該謠言出自2012-201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金蘭合作組織聯(lián)考高三(上)期中化學試卷選擇題第七題
駁斥:合金當然可以是純凈物,如已知的準晶體都是金屬互化物5,這一點恰恰就說明了上述提到的準晶體合金Al65Cu23Fe12為組成固定的金屬互化物(金屬間形成化合物)6,即純凈物。不應將合金是混合物這種錯誤概念作為知識點進行傳播或者炮炙所謂的習題。如以下文章中所謂“合金屬于混合物”的說法具有根本性科學錯誤,不應受其誤導:
《掌握“金屬與金屬材料”中考要點》,出處為《中學生數(shù)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2013年10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