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硼鎂石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化學(xué)式

硼鎂石(Ascharite)Mg2[B2O4(OH)](OH)

化學(xué)組成理論組成(%):MgO含量為47.92,B2O3含量為41.38,H2O含量為10.70。其中Mg可被Mn (≤23.5%)和Fe(≤1.5%)代替。

MgO含量為45%~48%,但Mg常被Mn置換,當(dāng)MnO含量大于MgO時,稱為白硼錳石。有時還含CaO、FeO、Fe2O3。、Al2O3、SiO2、Na2O、K2O等混入物。2

結(jié)構(gòu)與形態(tài)

晶體結(jié)構(gòu):單斜晶系,對稱型L2PC。a0=12.5à, b0=10.42à,c0=3.14à,β=95°40′;Z=8。

[B2O4(OH)]雙三角形絡(luò)陰離子由Mg相聯(lián)結(jié)。Mg與周圍的O和(OH)形成配位八面體。Mg的配位八面體以共棱相連沿c軸方向延伸,這就說明了硼鎂石之所以具有沿c軸延伸的柱狀習(xí)性。3

形態(tài):斜方柱晶類,C2h-2/m(L2PC)。纖維狀、柱狀、板狀晶形。柱狀晶體可見斜方柱{110),平行雙面{100}。其橫切面為菱形,有時也可為八邊形(有平行雙面{100}、{010})。依(100)成聚片雙晶普遍。

不同形態(tài)(纖維狀、板狀、柱狀)的硼鎂石成分基本相同,但也有差異,如纖維狀硼鎂石普遍含H2O偏高(高于理論值10.70%),板狀硼鎂石中的H2O含量隨其纖維化程度而增加。4

物理性質(zhì)

白色,灰白色,淺綠色,黃色。白色條痕。絲絹光澤至土狀光澤。解理{110}完全,{100}、{010}和{001}不完全。硬度3~4。比重2.62~2.75(東北產(chǎn)、纖維狀),2.75(東北產(chǎn)、柱狀)。

偏光顯微鏡下:無色。二軸晶(—)。不同形態(tài)的硼鎂石折光率有所不同,纖維狀硼鎂石:Ng=I.6411~1.6514,Np=1.576l~1.589,2V?。话鍫钆疰V石:Ng=1.655,Np=1.578,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