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
株 高 80~120cm,莖直立,全株具粗毛?;~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基部下延與柄相連,莖生葉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直徑8~10cm,單生或聚生枝頂。舌狀花玫瑰紅或紫紅色,水平或下垂;管狀花棕紫色,突出呈圓錐形?;ㄆ?—8月。1
分布 原產(chǎn)北美。世界園林普遍栽培。2
習性喜光照充足和溫暖濕潤,稍耐陰,耐- 20℃低溫,抗干旱,適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性 好的土壤。2
栽培少量播種用育苗盤,大量播種可在大 田苗床中。常春秋季播種,也可通過調(diào)整播種期來 調(diào)節(jié)花期。秋播苗移入冷棚內(nèi)越冬,第二年春季霜 凍結束后栽植園地,株距30~40cm,密植引起通 風不暢可能產(chǎn)生病害。在多雨潮濕地區(qū),需高床栽 培。越冬前剪除地面以上莖葉,停止?jié)菜?,保持?壤干燥。該種極易產(chǎn)生種間授粉,如果要保持品種 的純正,種植時須把各品種分開??刹捎梅种昊蚋?段、根頸扦插繁殖。2
應用適宜布置花境、花壇??膳c宿根福祿考、蛇鞭菊、蓍草和大濱菊等組合搭配花境;如和棉毛水蘇、美國薄荷、老鸛草等組合,背景用觀賞草,可營造出柔美的效果。松果菊還適合與觀賞草、一枝黃花、馬利筋、黑心菊等組合布置草地花園;也可栽植于路邊、野生花園或管理粗放的自然地帶。1
相關種 ‘白天鵝’ 松果菊(E.purpurea 'WhiteSwan'),舌狀花白色。淡紫松果菊(E. pallida),高45~75cm,有時可達90cm; 葉披針形或 線狀披針形,脈三出;舌狀花狹窄,淡紫色,下垂。 擬松果菊(E.simulata),高50~100cm,莖與葉均有 毛,雄蕊黃色,花期夏季。田納西松果菊(E. tennesseensis),高約75cm,每莖有2~3分枝; 葉披 針形,多基生;舌狀花淺紫色,常20枚,向上豎立。2
分類系統(tǒng)真核域 Eukarya[三域系統(tǒng)]
植物界 Plantae[三域系統(tǒng)]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傳統(tǒng)系統(tǒng)]
木蘭綱 Magnoliopsida[Cronquist系統(tǒng)]
菊亞綱 Asteridae[Cronquist系統(tǒng)]
菊目 Asterales[Cronquist系統(tǒng)]
菊科 Compositae[Cronquist系統(tǒng)]
紫菀亞科 SubFam. Asteroideae[Hutchinson系統(tǒng)的菊科Compositae]
向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Hutchinson系統(tǒng)的菊科Compositae]
百日菊亞族 Subtrib. Zinniinae[Hutchinson系統(tǒng)的菊科Composita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