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喜籽瓜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基本信息

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無花紋,果瓤多汁為白色或淡黃色(罕見紅色),夏季盛產(chǎn)。其瓜籽為紅色。

形態(tài)特征外形類似西瓜,但多為圓形,果皮顏色類似西瓜中的“黑美人”,果瓤為白色或淡黃色,其籽粒大色紅,頗有喜慶之氣,故命名為喜籽瓜(民間也稱喜子瓜或洗籽瓜)。瓜籽可經(jīng)曬干另作食用。

分布種類喜籽瓜只生長在中國南部,據(jù)了解原產(chǎn)地在湖南省永州市的江華縣,至今未遠傳其它地區(qū)。此地帶區(qū)位于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交界處,氣溫卻遠低于三省的平均氣溫,非常適宜喜籽瓜的生長。

籽瓜屬西瓜分支品種,相對于常見的食用類西瓜,籽瓜的種植主要是用于獲取瓜籽,瓜籽具有食用等經(jīng)濟價值。籽瓜的種類也有多種,比較常見或種植比較廣泛的有蘭州籽瓜,俗稱“打瓜”,因拳打而食和含籽量多而得名;以及永州南部的道州籽瓜,俗稱“洗籽瓜”,還有白銀靖遠的籽瓜,俗稱靖遠黑瓜子,是甘肅著名的特產(chǎn),以其片大、皮薄、板平、肉厚、烏黑發(fā)亮、味香、品質(zhì)優(yōu)異等特點而著稱。蘭州籽瓜的瓜籽為黑邊白心,道州籽瓜的瓜籽為全紅顏色,極具喜慶色彩,故道州人稱這種紅色果實的籽瓜為“喜籽瓜”,但由于加工和推廣能力有限,適應(yīng)人群較少,難以為外地人了解。百科中的“打瓜”和“喜籽瓜”分別指這兩種籽瓜。1

營養(yǎng)價值籽瓜性溫,有暖胃祛寒、滋嫩肌膚、清腎排毒等功效。經(jīng)化驗分析,籽瓜汁中營養(yǎng)豐富而全面,罕有多種天然維生素、全序列氨基酸、活性功能因子、生物堿、瓜氨酸、多肽植物蛋白溶酶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人體內(nèi)不能合成的八種必需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鉀、鈉、鎂、鈣、磷、鐵、鋅、銅、硒、錳、鈷等,在籽瓜汁中都含有?,F(xiàn)代醫(yī)學(xué)證明,籽瓜汁中含有的維生素族、蛋白酶類、氨基酸、多肽、硒等功能因子,能夠調(diào)理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力,溶蝕軟化血管,祛除胃寒,凈化體內(nèi)毒素。因而,瓜瓤與液汁是一種良好的保健食品。1

優(yōu)點① 果瓤汁液豐富,為夏季解渴避暑、清熱解毒之良品;

② 含糖量極少,食用不發(fā)胖,適宜糖尿病人食用;

③ 果瓤內(nèi)含植物纖維豐富,利尿通便;

④ 內(nèi)含多種維生素成分,有美容之功效;

⑤ 其瓜籽可經(jīng)曬干后另作食用,籽仁有清香;

⑥ 價格便宜,產(chǎn)量大;

⑦ 易保存,可批量購買。

栽培技術(shù)1、喜籽瓜選地選茬

選擇地勢平坦、土質(zhì)疏松、肥力較高、保水保肥、排水方便的河灘地、梯田、川臺地、緩坡地等,地塊以砂壤土為好。籽瓜忌重茬,要求5年以上輪作,前茬以小麥或豆類等為宜。

2、喜籽瓜整地施肥

2.1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深耕滅茬,耕深25~30 cm,及時耙耱;春季覆膜前淺耕,耕深18~20 cm;覆膜前的地塊做到“上虛下實無根茬、地面平整無坷垃”[5]。

2.2施肥

2.2.1基肥。基肥結(jié)合耕翻施入優(yōu)質(zhì)廄肥60~75 t/hm2、磷二胺225 kg/hm2。

2.2.2追肥。追肥分2次進行。第1次在幼瓜蛋大小時2株間打孔追施尿素5~6 g;第2次在瓜膨大結(jié)束后結(jié)合病蟲防治用0.3%磷酸二氫鉀+0.1%尿素進行根外追肥,追施量為675 kg/hm2,7~10 d追1次,連追2~3次[6]。

3、喜籽瓜起壟覆膜

3.1覆膜時期

3.1.1秋季覆膜。秋季覆膜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應(yīng)予以提倡。前茬作物收獲后,10月下旬至土壤封凍前進行覆膜。

3.1.2頂凌覆膜。頂凌覆膜在早春土壤晝消夜凍時進行,北方產(chǎn)區(qū)以3月上中旬為宜。

3.2起壟

起壟標準為壟面寬80 cm,大溝寬30 cm;壟面上2條集雨小溝相距40 cm,溝深10 cm,溝寬10~12 cm,總帶幅110 cm。起壟前用劃行器劃行,寬窄行相間排列,依次劃完全田。起壟時川臺地按川道走向起壟,緩坡地沿等高線起壟。用小步犁將壟溝內(nèi)的土來回向壟面上翻耕,將起壟時的犁臂落土刮至壟面,再用開溝耙開出2條小壟溝,并用木條適度鎮(zhèn)壓,最后確保壟面平整便于覆膜。為了提高覆膜工效,最好使用專用起壟覆膜機具。

3.3覆膜

采用幅寬120 cm的地膜,膜與膜的搭接處放于30 cm的大溝中間。壓膜時用下一壟溝里的土壓上一壟溝內(nèi)的膜,依次鋪完全田。溝內(nèi)壓膜后的深度保持10~15 cm,以利集雨、排水。同時與壟垂直方向每隔2~3 m壓1個土帶,防止大風揭膜。覆膜后5~7 d地膜與地面緊貼時,在小溝的正上方及大溝膜側(cè)壓土面交界處每隔60~70 cm打1個滲水孔,并用細砂或摻有鋸末等疏松物的細土及時將孔口封住,以利雨水入滲[7]。

4、喜籽瓜品種選擇

結(jié)合當?shù)貧夂蛱卣?海拔較高的地區(qū)可選擇林籽一號等早熟雜交籽瓜品種,海拔較低的地區(qū)可選擇新疆圓片、靖遠大板等晚熟品種。

5、喜籽瓜種子處理

5.1曬種

播前將經(jīng)粒選后的種子曬種1~2 d,利用太陽紫外線殺死種子表面的有害病菌。

5.2溫湯浸種

用55 ℃溫水(2份開水加1份涼水)浸種,并不停攪拌至30 ℃。

6、喜籽瓜適期播種

6.1播種時間

耕層5 cm地溫穩(wěn)定通過14~15 ℃時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為宜。

6.2播種方法

每壟種植2行,三角形排列。用點播器將瓜子點播于小壟溝外側(cè),每穴2~3粒,播深3~5 cm,播后用手按壓播種孔,以利種子與土壤緊密結(jié)合,然后用細砂或摻有牲畜圈糞等疏松物的細土及時封住播種孔,防止失墑和遇雨板結(jié)。

6.3種植密植

一般地力好宜稀,地力差宜稠。中等肥力行距55 cm,株距60~70 cm,種植密度以2.6萬~3.0萬株/hm2為宜。

7、籽瓜田間管理

7.1苗期管理

籽瓜播后7~10 d開始出苗,要及時破膜引苗;2~3片葉時去除病、弱、雜苗;4~5片葉時定苗,每穴只留1株壯苗。

7.2整蔓

瓜苗進入伸蔓期可采用雙蔓整枝或三蔓整枝。種植面積較大時,為了省工也可亂蔓結(jié)瓜不整枝[8]。

8、喜籽瓜病蟲害防治

以預(yù)防為主,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chǔ),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鉀配合,防止偏施氮肥;雨后要及時排除大溝里的積水,以防泡秧,提高植株抗病力。在病蟲高發(fā)階段要及時噴藥,重點防治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蚜蟲等,兼治其他病蟲。

8.1炭疽病

幼苗、成株、果實均受害。典型癥狀是葉片上病斑近圓形,紅褐色,外有黃暈??蛇x用75%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50%福美雙500倍液、65%炭疽福美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8.2蔓枯病

又叫黑腐病或斑點病,葉、蔓、果實均受害。典型癥狀是底部瓜蔓及根莖部產(chǎn)生灰白至土黃色的條斑,后期有黑色小顆粒,一旦發(fā)病即出現(xiàn)塌秧??蛇x用80%大生600倍液、瓜枯立克800倍液等噴霧防治,5~7 d 噴1次,連噴2~3次。

8.3白粉病

初發(fā)病時葉片正背面產(chǎn)生白色絲斑,后期出現(xiàn)白色粉狀物??蛇x用50%多菌靈500倍液、50%福美雙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30%特富靈5 000倍液、40%百可得1 500倍液噴霧防治,5~7 d 噴1次,連噴2~3次。

8.4蚜蟲

又名棉蚜,寄主廣泛。主要在葉背和嫩莖上吸食汁液,被害葉片卷縮萎蔫甚至枯死??蛇x用蟲即克2 000倍液、10%吡蟲啉2 500倍液、蚜力克1 000倍液、2.5%保得乳油2 000倍液、20%康福多濃可溶劑4 000倍等噴霧防治。

9、喜籽瓜適期采收

當籽瓜皮由綠變成深灰色、黃色或黑色,富有光澤,手摸有滑潤感,絨毛脫落,壓有松軟感時,即可采收,籽瓜采收后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