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目丸,中醫(yī)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五。主治血分脹痛。婦人經(jīng)水為患,至四肢腫,小便不通。
組成椒目、甘遂、附子、千金子、郁李仁、黑牽牛、五靈脂、吳萸、當歸、延胡索各五錢,芫花一錢,蚖青(去頭翹足,同米炒)十枚,斑蝥(制同蚖青)十枚,膽礬一錢,石膏二錢。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糊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橘皮湯送下。
主治血分脹痛。婦人經(jīng)水為患,至四肢腫,小便不通。
附方名稱:椒目丸
組成:椒目、漢防己、消石、杏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用煎桑枝湯送下
主治:風水。面腫,小便澀
出處:《圣惠》卷五十四
名稱:椒目丸
組成:椒目、牡蠣、葶藶、甘遂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飲送下。取利,利后服白米粥養(yǎng)之
主治:水蠱,遍身洪腫
出處:《圣濟總錄》卷八十
名稱:椒目丸
組成:椒目、蒼術(shù)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醋茶送下。不過十日取效
主治:久年眼生黑花,不可忍著
出處:方出《續(xù)本事》卷四,名見《得效》
名稱:椒目丸
組成:椒目、巴豆
用法:上為細末,飯為丸,如棗核大。綿裹,夜后塞在聾耳內(nèi)
主治:耳聾
出處:《圣濟總錄》卷一一四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陳家春 - 博士生導師、教授 -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