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項圈藻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形態(tài)特征

項圈藻(Anabaena sp.)藍藻門,念珠藻科。藻體單細胞,球形,個體連成藍綠色念珠狀群體。有形狀較大而無色的異形細胞。繁殖時形成橢圓大型孢子。

生長環(huán)境生長于淡水中,為常見的浮游性藍藻。

主要價值有固氮作用,可作肥料。繁殖過多時形成湖靛,有害于魚類養(yǎng)殖。

項圈藻的特點項圈藻是固氮(nitrogen-fixing)藍細菌(Cyanobacteria)中的一種。光能自養(yǎng)型原核生物,具有固氮能力。單個項圈藻為接近正球體,通過二分裂產(chǎn)生子代,子代互相不脫離,經(jīng)過多次分裂后,形成形如項圈的集合,故名。在眾多細胞中,有極個別形態(tài)特征明顯不同的個體,稱之為異形胞,該異形胞具有固氮功能。

項圈藻屬于藍藻植物,除了含有光合色素外,還含有特殊的藍藻素,因此顏色呈藍綠色。因其能固氮,在水生蕨類滿江紅或葛仙米藻的組織內(nèi)(葉腔)有天然生長。

項圈藻制片滿江紅項圈藻可作為項圈藻屬植物的代表,其藻絲與念珠藻很相似但藻體沒有膠鞘包被?!ど谒ь愔参餄M江紅葉片的共生腔中,制片材料較易獲得。2

(1)取材、固定從生有滿江紅的池塘或稻田的水面采集生長旺盛的滿江紅個體裝入盆內(nèi),換清水多次,洗凈泥沙污物。再用小鑷子從滿江紅植物體上,選取著生葉片的若干分枝用FAA 進行固定,固定24h。固定時應(yīng)進行抽氣,使?jié)M江紅葉片腔隙中的氣體逸出而沉入固定液內(nèi)。

(2) 脫水經(jīng)50% 、70 % 、80% 、90 % 、95% 酒精及無水酒精(兩瓶)脫水。每次2h。在90% 、95% 酒精中加入少置番紅染色液,使材料若色,以便包埋和切片時掌握材料的放置方向。

(3)透明、浸蠟、石蠟包埋按常規(guī)石蠟切片法進行。

(4)切片由于滿江紅項圈藻存在于滿江紅漂浮葉裂片內(nèi)側(cè)的共生腔中,因此,切片時要特別注意方位。一般宜沿滿江紅分枝長軸的方向作縱切,這樣可以比較完整地看到滿江紅葉片的結(jié)構(gòu)及共生腔中的滿江紅項圈藻。切片厚度為I0-12μm。

(5)展片、貼片、烤干、脫蠟按常規(guī)進行。

(6)染色用Ehrlich 氏蘇木精染色液染色24h, 經(jīng)分色、-藍化、脫水,再以固綠酒精液復(fù)染30s 左右, 繼經(jīng)無水酒精速洗一次。

(7)透明、封固二甲苯透明,然后用樹膠封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