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知母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類方》卷七。具有祛風止痛之功效。主治游風證。
組成知母二錢(6g),黃芪(去蘆)、白術、羌活、防風、明天麻、甘菊花、山茱萸肉、蔓荊子、藁本、川芎、當歸各一錢(3g),細辛、甘草各五分(1.5g)。
用法用量水二鐘,煎至一鐘,分二次溫服,一日三次。
功用祛風止痛。
主治游風證。
方義方中羌活、防風、明天麻、甘菊花、蔓荊子、藁本、細辛祛散游風而止頭目疼痛,知母清熱而潤燥以治風邪傷陰,黃芪,白術,當歸,川芎合用有益氣和血,通絡利痹而止頭疼之功,山茱萸以助逐風痹,甘草清熱和中。
加減化裁頭面腫,加牛蒡子(炒,研)二錢。
重要文獻摘要《證治準繩·眼目集》:“?頭風痛無常位,一飯之頃,游易數(shù)遍而不能度其何所起止也。若痛緩而珠赤,赤而有障起者,必變外障。痛甚而腫脹緊急者必有瘀滯之患。久而失治,不赤痛而昏渺者,內(nèi)證來成。外證者多,然為害遲,如各風耳。加減知母湯:知母二錢,黃芪(去蘆)、白術、羌活、防風、明天麻、甘菊花、山茱萸肉、蔓荊子、藁本,川芎、當歸各一錢,細辛、甘草各五分。水二鐘煎至一種,溫分二服,日三。頭面腫加牛蒡子(炒研)二錢?!?/p>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楊關林 - 博士生導師、教授 -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