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消丸,中醫(yī)方劑名。出自《醫(yī)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主治積熱嘔吐。
組成芒消三兩,大黃三兩,杏仁三兩。
用法用量上各別搗治,先末大黃,芒消下從后,搗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一日二次。
主治積熱嘔吐。
附方名稱:芒消丸
組成:川芒消、川大黃、半夏、代赭、甘遂、杏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兩丸,空心以溫水送下
主治:小兒痰實(shí),往來寒熱,不欲飲食,肌體羸瘦
出處:《圣惠》卷八十四
名稱:芒消湯
組成:芒消
用法:用湯一升,納芒消令消散,以帛子沾取拭疹
主治:赤疹,心家稍虛,熱氣相搏,其色赤。漆瘡
出處:《外臺(tái)》》卷三十引《延年秘錄》
名稱:芒消湯
組成:芒消、丹砂、當(dāng)歸、芍藥、土瓜根、水蛭、大黃、桃仁
用法:上?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朱砂、芒消,分為三服
主治:月經(jīng)不通
出處:《千金》卷四
名稱:芒消湯
組成:芒消、烏梅、桑白皮、芍藥、杏仁、麻仁、大黃
用法: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主治:關(guān)格,大便不通
出處:方出《千金》卷十五,名見《醫(yī)心方》卷十二
名稱:芒消湯
組成:木防己、白術(shù)、鬼日、芒消、芍藥、當(dāng)歸、大黃、蜈蚣、蜥蜴、甘草
用法: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消,分為三服,每日三次
主治:暴瘕堅(jiān)結(jié)
出處:《千金翼》卷十九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陳志強(qiáng) - 博士生導(dǎo)師、教授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xué)附屬第二醫(yī)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