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木香枳實丸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木香枳實丸,中醫(yī)方劑名。出自《御藥院方》卷三。具有消痰快氣之功效。主治濕飲停積,胸膈痞悶,宿食遲化。

組成木香、枳實(麩炒)、干生姜各一兩,白術、澤瀉、縮砂仁、檳榔、青皮(去白)、赤茯苓(去皮)、半夏(湯洗七次)各三兩。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溫生姜湯送下。

功用消痰快氣。

主治濕飲停積,胸膈痞悶,宿食遲化。

方義濕飲與食積互結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治宜行氣異滯,利濕使脾。方中以枳實消積除滿,木香理氣使脾消食為主藥;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砂仁醒脾開胃,檳榔行滯化濕除滿,枳實以理氣導滯,為輔藥;白術、茯苓健脾利濕,澤瀉利水除濕,半夏燥濕化痰止嘔,干生姜溫中止嘔,為佐使藥。諸藥合用,共成行氣導滯,利濕健脾之方。

附方名稱:木香枳實丸

組成:木香、枳實、赤茯苓、人參、訶黎勒皮、大黃、郁李仁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溫水送下

主治:心氣脹滿,食不消化

出處:《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名稱:木香枳實丸

組成:木香、枳實、白術

用法: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g,空腹時用溫水送下

主治:治食積食滯,胸悶腹脹,飲食乏味

出處:內(nèi)傷外辨

功用:理氣化滯,開胃進食。

名稱:木香檳榔丸

組成:木香、檳榔、羌活、川芎、桂、郁李仁、大黃

用法:上藥搗羅六味為末,與郁李仁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生姜湯送下;或諸氣痛,溫酒送下

主治:胃氣虛弱,飲食無味,上膈寒壅冷積,癥癥癖氣,食不消化,肺氣積聚,心胸痰逆喘急;卒中風毒腳氣,大腸秘澀,奔豚氣痛

出處:《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名稱:烏梅丸

組成:烏梅肉、艾葉、黃柏、甘草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主治:白痢,食不消化

出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丸。

名稱:烏梅丸

組成:烏梅肉、黃連、艾葉、黃柏、干姜、甘草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飲送下,一日三四次

主治:痢下膿血,食不消化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二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陳建杰 - 博士生導師、教授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