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物種名稱:藍冠短尾鸚鵡
又名:藍冠懸吊、藍冠懸掛鸚鵡
拉丁學(xué)名: Loriculus galgulus
英文名稱: Blue-crowned Hanging Parrot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鸚鵡科(Psittacidae)
外形特征藍冠短尾鸚鵡身高大約12厘米,雄鳥有藍色頂冠,喉部有鮮紅色羽毛,臀部紅色,在項上有的一塊橙黃斑。雌鳥的羽色較暗,喉部沒有紅色斑,頭頂部的藍色冠和項上橙黃斑比雄鳥小很多。鳥喙黑色。幼鳥類似雌鳥,但是前額灰藍色,頂冠沒有藍色,項部也無橙黃色斑。 臀部是綠色的,羽毛邊緣紅色。鳥喙黃褐色。12
棲息環(huán)境棲息在平原或低山地帶的林木茂盛地方及耕地的植物叢中,尤其是多花的樹木。1
生活習(xí)性在野外通常集小群,迅速地飛行與非??焖俚呐膿綦p翼。它在飛行中常常大聲鳴叫。藍冠短尾鸚鵡在棲息時跟其它的鸚鵡很不一樣,常倒掛在枝條上棲息,所以才有“懸掛的鸚鵡”之稱。是叢林中最美麗的雀鳥之一, 由于它毛色鮮艷, 有極高觀賞價值, 深受愛雀人士歡迎。飲食包括花、芽、果子、堅果和種子,由于藍冠短尾鸚鵡的體型小,全身羽毛綠色,在林中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1
分布范圍分布于東南亞和菲律賓及其以北的島嶼上,包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婆羅洲和相關(guān)島嶼。4
繁殖方式筑巢在樹洞里,雌鳥每次產(chǎn)3-4枚卵。雌鳥單獨孵化,雄鳥喂養(yǎng)。需要大約21天,雛鳥在35天以后長出羽毛。1
人工飼養(yǎng),可以提供它們虎皮鸚鵡使用的巢箱供繁殖,另外也可以在禽舍中放置一些的綠葉植物,它們會自己啄一些無毒的綠葉植物當(dāng)巢草。繁殖孵化期為20天,幼鳥35天后長成,羽毛與成年雌鳥相似,但羽色更暗。1
保護等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5
注:藍冠短尾鸚鵡圖冊網(wǎng)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