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口渴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病癥名。簡稱渴。以口中干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稱為口渴。多因陰津虧損、臟腑熱甚所致。另外,血虛失濡,水濕、痰飲、瘀血阻滯及脾腎陽氣不足,水津不化,津不上承皆能導致口渴。

概念指以口中干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稱為口渴。

解讀口渴是指以口中干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口渴見《慎齋遺書》?!秲冉?jīng)》稱渴。《傷寒論》所稱之“消渴”是指口渴?!秱摗け嫣柌∶}證并治》:“太陽病,發(fā)汗后,……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諸病源候論》稱渴病。

口渴在辨證上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常以口渴與否,飲水多少,喜熱飲或冷飲作為病位在表在里、病性屬寒屬熱、疾病是虛是實的重要鑒別之一?!秱摗芬浴鞍l(fā)熱而渴,不惡寒”作為溫病的診斷依據(jù)。飲病以“欲飲水”為疾病向愈的預后轉歸標志。張景岳把“渴”列為十問之一。

中醫(yī)應用一、病因病機

《內經(jīng)》認為感受外邪,入里化熱,或臟腑內熱,或多食咸味等都可以引起口渴。歷代醫(yī)家各有發(fā)揮,巢元方主熱傷津液,并指出飲酒太過,或金瘡、產后失血等也能致渴?!妒備洝分麝幪?。劉完素主燥熱和津虧。朱丹溪主里熱?!镀諠健分魑笩帷@铊柚魇?。唐容川主瘀血。歸納起來以下幾種較為常見:

1、熱邪熾盛

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熱;或肺胃素有蘊熱,熱灼津傷,發(fā)生口渴。

2、陰虧津少

大病久病之后,或汗下太過,損傷津液;或失血過多,汲取胃津自救;或陰虛火旺,虛火煎灼,均致津少而口渴。

3、脾虛痰濕中阻

脾虛不能轉輸津液;或脾虛不運,積濕生痰,痰濕阻滯,津液不能上承,發(fā)生口渴。

4、瘀血阻絡

跌打損傷,或氣滯血瘀,瘀血阻滯經(jīng)絡,津液不能循經(jīng)上布于口,發(fā)生口渴。

5、陽虛水不化氣

腎陽不足,氣化不利,腎水不能上濟,故見口渴。

口渴的分類,一般按起病情況分為暴渴和久渴兩大類。

二、辨證

暴渴起病急暴,多為外邪化熱傷津,初起多屬實證熱證;久渴起病緩慢,多由內傷陰虛,陽不化氣,或痰濕血瘀中阻,津液不能上承而致。但暴渴有因津液大傷而致者屬虛;久渴因瘀血痰濕阻滯而致者多屬實??诳识型飧邪Y狀,邪熱內傳而出現(xiàn)者為外感口渴,多屬暴渴;內傷飲食,勞倦久病而出現(xiàn)口渴者為內傷口渴,多屬久渴?!秲韧鈧妗け婵逝c不渴》:“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氣傳里,始有渴也。內傷飲食失節(jié),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余故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jié),傷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克于肺金,故渴也?!眱葌诳嗜粝怖滹?,則屬實熱,喜熱飲則屬中寒?!毒霸廊珪髦忆洝罚骸胺矁葻嶂?,則大渴喜冷冰水不絕而腹?jié)M便結,脈實氣壯,此陽癥也。凡口渴喜熱不喜冷者,此非火癥,中寒可知。”

三、治療

暴渴以實熱為主者,治宜清熱瀉火;津傷脈虛者,治宜清熱生津養(yǎng)液;大失血為主者,治宜補氣養(yǎng)血;久渴以陰虛為主者,治宜滋補陰液,陽虛為主者,治宜溫陽補腎;瘀血為主者,治宜活血化瘀;痰濕為主者,治宜健脾化痰利濕。

此外,下列簡易方可酌情選用:

1、鮮石斛:用新鮮含汁多者一兩,煎水代茶(《本草通玄》)。

2、甘蔗:去皮取汁頻飲之,治發(fā)熱、口渴、小便澀(《外臺秘要》)。

3、天花粉:深掘大栝樓根,厚削皮至白處止,切之一寸長短,水浸一日一夜,取出舂碎研之,以絹袋濾之,如出粉法干燥,每日三錢,水煎服,亦可作粉粥,或加入乳酪中食之,治大渴(《千金方》)。

4、五汁飲: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各酌量,和勻涼服,治溫病熱甚,口中燥渴(《溫病條辨》)。

口渴,渴欲飲水,宜少少與飲之,不宜暴飲過量,當防水停飲聚為害。飲食宜清淡。

1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妍 - 博士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