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穴珠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簡介

穴珠也叫洞穴豆石或洞穴鱺石,是一種在石灰?guī)r洞穴內淡水環(huán)境中生成的球狀顆粒,其內部結構與鱺粒相似。如果水持續(xù)滴落的話,穴珠會因為滾動時與地面互相摩擦使得表面變得極為光滑。穴珠小的為鮞粒,大的呈球狀和餅狀。1

研究歷史在我國歷史上,早在晉至南北朝時期(公元265一581年)就有人記述過。如盛泓之在《荊州記》中所記載的“石彈丸”和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所記述的“……有石若丸,自然珠園,狀彈丈矣……”可能指的就是穴珠。Hess(1929年)在研究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卡爾斯巴特(CarlSbad)洞穴中的鱺狀物時,首先把它命名為Cave pearls。2

主要特征穴珠的方解石生長層是在碳酸鈣過飽和的水溶液中形成的,而穴珠的成核作用主要是在含有呈懸浮狀態(tài)的細分散雜質的碳酸鈣飽和溶液中進行,灰泥質沉淀層則除了化學沉淀以外,還具有機械沉淀作用的特點。穴珠生長過程中不一定總是處于滾動狀態(tài),特別是其生長的后期可能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或僅有輕微的移動,方解石晶體的生長力有可能使穴珠抬升。2

形成條件穴珠可以形成于洞底比較平坦的開闊淺水中,很淺的積水是其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巢狀淺盆不一定是形成穴珠的必具條件。間歇性的流水和由這種流水帶來的機械沉積物是形成穴珠的必要條件之一,洞頂?shù)牡嗡灰欢ㄊ切纬裳ㄖ榈谋鼐邨l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