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稻槎菜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稻槎菜,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的全草。分布于東部沿海及中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透疹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腫痛,痢疾,瘡瘍腫毒,蛇咬傷,麻疹透發(fā)不暢。

入藥部位全草。

性味味苦,性平。

歸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透疹。

主治用于咽喉腫痛,痢疾,瘡瘍腫毒,蛇咬傷,麻疹透發(fā)不暢。

相關配伍1、治喉炎:(稻槎菜)全草60g。搗爛絞汁沖蜂蜜服,每日3-4次。

2、治痢疾:(稻槎菜)鮮全草搗爛,酌加米泔水,布包絞汁1杯,煮沸,沖蜂蜜服。

3、治乳癰初起:(稻槎菜)全草30g,鴨蛋1只。加水煮熟,食蛋服汁;另取鮮全草適量,加米飯搗爛外敷。(1-3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小兒麻疹:(稻槎菜)全草6-9g。水煎代茶。能促使早透,防止并發(fā)癥。(《食物中藥與便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采集加工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形態(tài)特征一年或二年細弱草本,高5-30cm?;~叢生,有柄;葉片長4-18cm,寬1-3cm,先端圓鈍或短尖,頂端裂片較大,卵圓形,邊緣羽狀分裂,兩側裂片3-4對,短橢圓形;莖生葉1-2,有短柄或近無柄。頭狀花序成稀疏的傘房狀圓錐花叢,有細梗,果時常下垂;總苞圓柱狀鐘形,外層總苞片小,卵狀披針形,長約1mm,內(nèi)層總苞片5-6,長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5mm;花托平坦,無毛;全部為舌狀花,黃色。瘦果橢圓狀披針形,扁平,長4-5mm,等于或長于總苞片,成熟后黃棕色,無毛,背腹面各有5-7肋,先端兩側各有1鉤刺,無冠毛。花果期4-5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田野、荒地、溪邊、路旁等處。分布于東部沿海及中南等地。

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涼血,消癰解毒。治喉炎,痢疾下血,乳癰?!?/p>

2、《福建藥物志》:“治蛇傷?!?/p>

3、《食物中藥與便方》:“發(fā)表透疹?!?/p>

12345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陳家春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