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別瞎說,黃瓤西瓜可不是轉(zhuǎn)基因品種

五次方物語
業(yè)余植物人,動植物科普作者。
收藏

本來我想在某度搜索一個黃瓤西瓜品種,沒想到卻發(fā)現(xiàn)一件聞所未聞、駭我聽聞的事兒:居然有很多人認為黃瓤西瓜是轉(zhuǎn)基因品種!

圖一

說圣女果、彩色玉米是轉(zhuǎn)基因產(chǎn)品我也就忍了,畢竟這些“奇技淫巧的品種”過去可能沒見過,可黃瓤西瓜這種濃眉大眼的老革命怎么能和它們混為一談呢?這不但不是新近出現(xiàn),而且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定程度上的“自古以來”。像我這樣一把年紀的人應(yīng)該都記得,小時候固然也是紅瓤占據(jù)西瓜主流,但黃瓤也絕談不上鮮見。嗯,這件事兒確實是會暴露年齡。

先別支太遠,就拿上個世紀說事兒。1979年姜昆、李文華表演的對口相聲《愛的挫折》,其中提到了一個西瓜品種“黑繃筋”,用以形容作為“建筑工人”的姜昆是個大黑臉?!昂诳嚱睢钡耐馄つG色,稱之為“黑”也勉強可以,內(nèi)部卻是黃瓤紅籽,沙脆香甜,在當年的北京是非常流行的品種,想必老北京人會有印象。79年會有人懷疑這懷疑那嗎?不會,那年頭有的吃就不錯了。

圖二

把目光再往前移,看看古代的西瓜是個什么情況。文天祥有一首《西瓜吟》,其辭曰: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長安清富說邵平,爭如漢朝作公卿。你看人家這吃瓜場面,金佩刀都用上了,可謂氣沖牛斗矣。文天祥吃的西瓜啥瓤?“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一句點明,正是黃瓤紅籽西瓜也。是不是“黑繃筋”遠祖就不好說了。

圖三

圖四 三白西瓜

So,黃瓤西瓜本來就有,不用勞煩什么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事實上,自從西瓜被人類看中,在長期栽培中就選育出了各種瓤色,從白色、淡黃、亮黃、粉紅、橘紅到大紅色都有,白色相對更罕見,籽用西瓜基本都是白瓤,瓤用西瓜也有歷史悠久的“三白西瓜”。這肯定和基因有關(guān),只不過人家生來自備,用不著現(xiàn)“轉(zhuǎn)”。根據(jù)研究,瓤色至少由三個基因控制,每個基因位點有2或3個等位基因,正是它們的不同組合讓西瓜如此多彩。

圖五

西瓜的瓤色不同,成分上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瓤色由類胡蘿卜素呈現(xiàn),紅瓤瓜中的類胡蘿卜素以番茄紅素為主,黃瓤以葉黃素及其它類胡蘿卜素居多。黃瓤的含糖量比白瓤高,普遍不如紅瓤,維C含量則略高于紅瓤,但吃瓜為的是解饞消暑,圖的是酣暢淋漓,并非保健養(yǎng)生、補腎健脾,那點兒維C實不足掛齒。白瓤黃瓤的市場占比遠不如紅瓤,正是因為它們不夠甜。紅色瓤熱情如火,黃白稍嫌悶騷,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圖六:紅黃相間的彩虹瓜

風水輪流轉(zhuǎn),黃瓤西瓜在沉寂多年之后再次興起,大概誰也沒料到會被戴上“轉(zhuǎn)基因”的帽子,也有懷疑打激素的,似乎生物學只有“轉(zhuǎn)基因”和“激素”兩個概念??匆娦缕婀呔鸵惑@一乍已經(jīng)是蠢,更何況黃瓤西瓜根本就不新奇,換成圖六中的彩瓤瓜不得嚇死。世上果蔬品種浩若煙海,我國栽培的僅是一小部分,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視野就等同于全世界。你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杠無涯,殆矣。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有轉(zhuǎn)基因西瓜品種上市又當如何?只要價格合理,當然照吃不誤,對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的排斥是毫無道理的譫妄。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容易引戰(zhàn),按下不表。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