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女陰萎縮是指女陰退行性變。本病主要與卵巢功能活動有關(guān),卵巢切除、卵巢功能下降、內(nèi)分泌功能障礙是致病的基本因素。
描述女陰萎縮指女陰的退行性變,與卵巢功能活動減低有關(guān)。女陰萎縮和女陰萎縮性皮炎常常同時存在,難以截然分開。炎癥可以引起萎縮,女陰萎縮患者因喪失屏障作用容易并發(fā)炎癥性改變。
原因炎癥可以引起萎縮,女陰萎縮患者因喪失屏障作用容易并發(fā)炎癥性改變。
病理生理變化女陰萎縮性皮炎通常有三個階段,階段之間常常沒有明確界限。
(一)、早期炎癥性階段 呈急性或亞急性炎癥性改變,臨床上見外陰紅、腫、疼痛,容易引起淺表性糜爛和瘀斑,自覺燒灼感或明顯瘙癢。
(二)、中期增生性階段 此期可見角化過度,粘膜增厚、變硬和革樣化,粘膜的彈性和柔軟感喪失,色澤淡紅或灰白。自覺輕重不等的瘙癢。個別部位有早期萎縮性改變。
(三)、后期萎縮性階段 粘膜和皮膚光滑,有光澤,半透明,呈羊皮紙樣,輕度創(chuàng)傷即可引起裂口和出血。色澤呈珍珠色或藍白色,彈性消失,陰道口縮窄,大小陰唇均呈萎縮性改變。
上述三個階段的組織學改變歸納為兩種基本變化,即增生性改變和萎縮性改變。增生性病變多見于病變的早期,角質(zhì)層的厚度增加,上皮細胞增生,呈假性上皮瘤樣,細胞核染色深,表皮下有慢性炎癥細胞浸潤,淋巴細胞為主,也可見中性粒細胞和漿細胞,血管擴張,結(jié)締組織水腫。萎縮性病變多見于病變的后期,見表皮厚度變薄,上皮細胞僅3~5層,上皮嵴消失,乳頭變平,基底層細胞排列不規(guī)則或呈鋸齒狀,染色淡,真皮上部少數(shù)慢性炎癥細胞浸潤。上述增生性病變和萎縮性病變可以同時存在于一個切片的不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