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中藥五加皮具有祛風(fēng)濕,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等功效。
五加皮散中藥名方。根據(jù)入藥的其他成分不同,有不同的藥效。
五加皮散的種類【處方】五加皮(三分) 羌活(三分) 丹參(三分) 赤芍藥(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三分) 枳殼(麩炒.半兩) 防風(fēng)(半兩) 桂心(半兩)
【功能與主治】治風(fēng)氣壅滯,身體疼痛。
【用法與用量】上咀,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shí),稍熱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來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
【組成】五加皮60克 杜仲120克(去粗皮,炙微黃,銼) 萆薢60克(銼) 狗脊60克(去毛) 阿膠60克(搗碎,炒令黃燥) 防風(fēng)60克(去蘆、頭) 芎藭90克 細(xì)辛30克 杏仁6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用法】上藥搗篩為散。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人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主治】妊娠腰疼痛,或連月不已。
【來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
【組成】五加皮30克 防風(fēng)30克(去蘆頭) 白術(shù)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 萆薢30克(銼) 芎藭30克 桂心30克 赤芍藥30克 枳殼30克(麩炒微黃,去瓤) 荊芥30克 羚羊角屑30克 丹參30克 麻黃60克(去根、節(jié)) 羌活6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
【用法】上藥粗搗羅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
【主治】半身不遂,肌體煩痛,肢節(jié)無力。
【方劑名稱】 五加皮散
【藥物組成】 五加皮、杜仲(炒)等分。
【處方來源】《普濟(jì)方》卷一五四引《衛(wèi)生家寶》。
【方劑主治】 腰痛。
【制備方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
【附 注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五加皮丸”。
【方劑名稱】五加皮散
【藥物組成】五加皮1兩,赤芍藥1兩,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
【處方來源】《圣惠》卷四十四。
【方劑主治】腰痛強(qiáng)直,不能俯仰。
【方劑功效】疏風(fēng),利筋脈。
【制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微利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