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立效散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主治: 婷耳底耳,有膿不止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牙痛,頭腦項背等婦人血崩不止大小便出血小兒溺血大畫吐血及鼻畫不止下痢腹痛小腸氣,有莖囊抽痛婦人經(jīng)年積血牙疼婦人血崩,臍腹痛粘瘡浸徹咽傷語聲不徹,肺痛。

聤耳底耳,有膿不止【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真陳橘皮(燈上燒黑,為末)3克 麝香少許(別研)

【用法】上二味,和勻。每用少許,先用綿蘸耳內(nèi),膿凈上藥。

【主治】聤耳底耳,有膿不止。

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來源】方出《醫(yī)方類聚》引《衛(wèi)生十全方》,名見《朱氏集驗方》卷九引黎居士方。

【別名】檳粉散

【組成】檳榔(火煅),輕粉各等份。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入輕粉,敷瘡上。每次用0.2克,每日三次。立愈。

【功效】斂瘡止痛。

【主治】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

牙痛,頭腦項背等【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細辛0.6克 炙甘草0.9克 升麻2.1克 防風(fēng)3克 草龍膽(酒洗)12克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以匙抄在口中,煠痛處,待少時則止。

【主治】牙痛不可忍,及頭腦項背痛,微惡寒飲,大惡熱飲,小便滑數(shù)者。

婦人血崩不止【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當歸 蓮花心 白綿子 紅花 茅花各30克

【用法】上銼如豆大,白紙裹定,泥固,炭火燒灰存性,為細末。每次3~5克,溫開水調(diào)服。

【主治】婦人血崩不止。

大小便 出血【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組成】山梔子(去皮炒)15克 瞿麥穗30克 甘草(炙)22克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15~22克 用水250毫升,入連須蔥根7個,燈心50莖,生姜5~7片,同煎至175毫升,時時溫服。

【主治】下焦結(jié)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

小兒溺血【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組成】蒲黃 生地黃 生甘草 赤茯苓(去皮)各等分

【用法】上藥哎咀。用水煎,入發(fā)灰調(diào)勻,空腹時服。

【主治】小兒溺血。

大衄【來源】《普濟方》卷一九○引《十便良方》。

【組成】熟艾3克 牛皮膠30克(炙黃燥)

【用法】上用豉汁350毫升,入藥同煎至24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分二次溫服。

【主治】大衄。

吐血及鼻衄不止【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八引《十便良方》。

【組成】伏龍肝60克

【用法】上藥用新汲水350毫升,淘取汁,入蜜20毫升,攪勻服之。

【主治】吐血及鼻衄不止。

下痢 腹痛【來源】《世醫(yī)得效方》卷六。

【組成】罌粟殼180克(去蒂、萼、瓤,蜜炒赤) 當歸30克 芍藥 石榴皮 地榆各60克 甘草30克

【用法】上藥銼散。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同煎,溫服。

【功用】澀腸止瀉,養(yǎng)血和營。

【主治】下痢赤白,日夜無度,里急后重,腹痛。

小腸氣,有莖囊抽痛【組成】全蝎7個,縮砂3-7枚,茴香1錢。

【來源】《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引《資生》。

【主治】小腸氣,有莖囊抽痛,不可忍耐者。

【用法】上為末。分3貼,空心熱酒調(diào)下。

婦人經(jīng)年積血【組成】青皮、陳皮、烏藥、干姜、香附子、莪術(shù)、三棱。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八引《仙傳濟陰方》。

【主治】婦人經(jīng)年積血,腹中常痛,日夜呻吟不得眠。

【用法】上醋煮,焙干為末。空心陳皮湯調(diào)下。

牙疼【組成】小椒、露蜂房、青鹽各等分。

【來源】方出《元戎》,名見《玉機微義》卷三十。

【主治】牙疼。

【用法】上為細末。煎數(shù)沸,放溫漱口。

婦人血崩,臍腹痛【組成】香附(炒)3兩,當歸1兩,赤芍藥半兩,良姜半兩,五靈脂半兩。

【來源】《濟陰綱目》卷二。

【主治】婦人血崩,臍腹痛。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3錢,酒1盞,童便少許,同煎服。

粘瘡浸徹【組成】枯白礬1兩,黃丹(紙上飛)1兩,白膠香1兩(另研)。

【來源】《普濟方》卷四○八。

【主治】小兒、大人,經(jīng)年不效。

【方法】上為極細末。

【用量】先用蔥白、荊芥熬湯,洗凈,揩干,上藥,后用小油調(diào)搽。

咽傷語聲不徹;肺痛【藥物組成】酒1升,酥1升,干姜10兩(末)。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六十四引《十便良方》。

【方劑主治】咽傷語聲不徹;肺痛。

【用法用量】以酒1合、酥1匕、姜末2匕相和,食后服,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