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秦艽扶羸湯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秦艽扶羸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于或寒或熱成勞,咳嗽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倦怠。

方 名:秦艽扶羸湯(補養(yǎng)之劑)

總 結(jié):肺勞

編 號:037

組 成:柴胡﹑秦艽﹑當(dāng)歸﹑半夏﹑人參﹑炙甘草﹑紫菀﹑鱉甲﹑地骨皮﹑生姜

大棗

主 治:1.治肺痿骨蒸。

2.或寒或熱成勞,咳嗽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倦怠。

歸 經(jīng):手太陰足少陽藥也。

方 義:(1)柴胡、秦艽,散表邪兼清里熱,?甲、地骨,滋陰血而退骨蒸。參、

草補氣。當(dāng)歸和血。紫菀理痰嗽。半夏發(fā)音聲。

(2)表里交治,氣血兼調(diào),為扶羸良劑。

秦艽扶羸湯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柴胡(去苗)60克 人參(去蘆頭) 鱉甲(米醋炙) 秦艽 地骨皮各45克 半夏(湯洗七遍) 紫菀茸 甘草各30克 當(dāng)歸(洗,焙)38克

【用法】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烏梅、大棗各1枚,煎至280毫升,去滓,食后服。

【功用】益氣滋陰,退熱除蒸。

【主治】肺痿骨蒸,已成勞嗽,或寒或熱,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怠惰,飲食減少。

【加減】熱甚者,加青蒿;汗多,加黃耆,去半夏、生姜。

歌訣:秦艽扶羸鱉甲柴,地骨當(dāng)歸紫菀偕。半夏人參兼炙草,肺勞蒸嗽服之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