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瓦松,中藥名。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Orostachys cartilagineus A.Bor.的地上部分。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山東等地。具有涼血,止痢,解毒斂瘡之功效。常用于瀉痢,便血,崩漏,瘡瘍,燙火傷。
入藥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味酸,性平,有毒。
歸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涼血,止痢,解毒斂瘡。
主治瀉痢,便血,崩漏,瘡瘍,燙火傷。
相關(guān)配伍1、治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瓦松3g。水煎服。(《長白上植物藥志》)
2、治瘡口久不愈合:瓦松研末敷患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3、治燙火傷:鮮瓦松、鮮蘆薈等量。搗爛敷患處。(《長白上植物藥志》)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采集加工夏季采取,曬干備用。
形態(tài)特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蓮座葉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有軟骨質(zhì)附屬物,背凸出,白色,全緣,先端中央有白色軟骨質(zhì)的刺?;ㄇo不分枝,高10-35厘米。莖生葉互生,線形或披針狀線形,長1.5-3.5厘米,寬2-4毫米,先端漸尖,有白色軟骨質(zhì)的刺,無柄??偁罨ㄐ驁A柱形,緊密多花,高10-30厘米,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與花同長或較長,先端有刺;花梗與花同長或稍長,萼片5,狹長圓狀披針形,長2毫米,有斑點(diǎn),先端呈軟骨質(zhì);花瓣5,白色,長圓狀披針形,長5-6毫米,寬2毫米,基部稍合生,先端急尖;雄蕊10,較花瓣稍短,鱗片5,近四方形,長6-7毫米,有短梗,喙絲狀,種子線狀長圓形,長0.5毫米,褐色?;ü?-10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屋頂上或向陽的石質(zhì)山坡上,或固定沙丘、沙質(zhì)草原。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山東等地。
藥理作用1、收縮血管作用。
2、興奮呼吸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東北藥用植物志》:“為清涼藥,治口中干痛。又為收斂劑,治血痢、大腸下血。亦為通經(jīng)藥?!?/p>
2、《長白上植物藥志》:“止血,通經(jīng),止痢,斂瘡。主治瀉痢,便血,痔瘡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諸瘡癰腫?!?/p>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