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臑俞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臑俞穴是手太陽小腸經常用腧穴之一,為手、足太陽,陽維脈與陽蹺脈交會穴。臂內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現代常用于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等病證,直刺0.5~1.5寸,不宜向胸側深刺。

名稱釋義(1)臑俞。臑,動物的前肢。俞,輸也。該穴名意指手臂下部上行的陽氣在此聚集。因肩貞穴無氣血傳至本穴,穴內氣血是來自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故名。

(2)手太陽陽維蹺脈之會。本穴的氣血物質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陽氣,又有陽維脈、蹺脈傳來的陽氣,故其為手太陽陽維蹺脈之會。

功能作用冷降小腸經天部的濁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定位臂內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

解剖在肩胛骨關節(jié)窩后方三角肌中,深層為岡下?。挥行藕髣?、靜脈;布有腋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

主治1. 肩臂疼痛,肩不舉;

2. 瘰疬。

操作直刺0.5~1.5寸,不宜向胸側深刺。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淋巴結核等。

配伍配臂臑主治肩臂酸痛。

相關論述《針灸甲乙經》:“氣手太陽、陽維、陽蹻之會。”1

《銅人針灸經》:“治臂痠無力。”

《針灸大成》:“主寒熱氣腫脛(頸)痛?!?

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申榮旻 - 博士 - 北京仁醫(yī)堂(中國中醫(yī)藥科技開發(fā)交流中心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