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厥陰俞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厥陰俞,經穴名。出《千金要方》。別名厥俞。屬足太陽膀胱經。心包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布有第四、五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之,并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后支的內側皮支和頸橫動脈降支。主治咳嗽,胸悶,嘔吐,失眠及風濕性心臟病,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等。斜刺0.5—0.8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名稱釋義1)厥陰俞。厥,通闕,闕乃古代宮癜、陵墓等的衛(wèi)外建筑,用于厥陰經之名,指厥陰經氣血為心血的氣化之氣。厥陰俞名意指心室外衛(wèi)心包中的干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2)關俞。關,關卡也。俞,輸也。關俞名意指心臟中的血液被關卡于內,而血液的氣化之氣則由本穴外輸膀胱經。

功能作用外泄心包之熱。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徊加械?、第5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4、第5胸神經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4、第5胸神經后支外側支。

主治1. 心痛,心悸;

2.咳嗽,胸悶;

3. 嘔吐。

操作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心絞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

配伍配神門、足臨泣主治心痛;

配神門主治失眠。

功效寬胸理氣,活血止痛。

附注心包背俞穴。

1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翟煦 - 博士、助理研究員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