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蒸餾瓶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一種用于液體蒸餾或分餾物質(zhì)的玻璃容器。常與冷凝管、接液管、接液器配套使用。

也可裝配氣體發(fā)生器。

術(shù)語簡介蒸餾瓶是設(shè)計來作蒸餾的玻璃容器。

使用方法蒸餾瓶有一側(cè)管用以連接其后的冷凝管。若要測量蒸餾時的溫度,則可在直管的開口上塞入一支有孔的橡皮塞,并加裝一支溫度計,即可測知反應回流或蒸餾時的溫度。

不需測蒸餾的溫度時,則可用橡皮塞將正上方的開口塞住再加熱蒸餾。

再利用由于蒸餾瓶的開口特殊設(shè)計,使之比一般的玻璃瓶更具有保溫性能。其廣泛運用于各個工業(yè)及醫(yī)藥領(lǐng)域。此外,用于保溫領(lǐng)域,這種性能的玻璃被廣泛利用。

清潔方法玻璃儀器硬而脆,容易打碎,在使用時要避免碰撞,保存時應放在儀器架上或?qū)嶒灩駜?nèi)。1

為了實驗結(jié)果正確、可靠,實驗使用的儀器要清洗,一般清洗方法是加去污粉或洗衣粉及少量自來水,用毛刷(視儀器的形狀選用不同規(guī)格的試管刷,瓶刷等)刷洗,然后用自來水涮洗,最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倒放在儀器架上晾干備用。

除玻璃儀器外,化學實驗常用的儀器還有陶瓷(如蒸發(fā)皿、研缽等)、木質(zhì)(如試管架、試管架等)、金屬(如鐵支臺等)制品。

通常除根據(jù)被蒸餾液體的多少,選用適當容積的蒸餾燒瓶外,還要根據(jù)被蒸餾液體的沸點范圍的不同,而選用支管位置不同的蒸餾燒瓶,以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

1.高沸點液體的蒸餾,一般選用支管在瓶頸下部的蒸餾燒瓶,鐵夾應夾在支管上部。

2.低沸點液體的蒸餾,一般選用支管在瓶頸上部的蒸餾燒瓶,鐵夾該夾在支管的下面。

3.一般沸點液體的蒸餾,可選用支管在瓶頸中部的蒸餾燒瓶,考慮到蒸餾時裝置的平穩(wěn),鐵夾宜夾在支管的下面。

注意要點(1)加熱時要墊石棉網(wǎng),也可以用其他熱浴加熱;

(2)常壓蒸餾時,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1/3;

(3)加熱時,不能將液體蒸干;

(4)減壓蒸餾時,所盛放的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1/2。

簡單蒸餾由于很多物質(zhì)在150℃以上巳顯著分解,而沸點低于4℃的液 體用普通裝置進行蒸餾又難免招致?lián)p失,故常壓蒸餾主要用于沸 點為40~150℃之間的液體。如果一種物質(zhì)在常壓下的沸點高于 150℃,蒸餾即需在減壓進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噴水泵 (≈ 1066.58~1999.83Pa)或旋轉(zhuǎn)滑動閥油泵 (≈1.33~133.32Pa)所形成的真空度已能滿足減壓蒸餾的需要。2

有很多物質(zhì)只能耐受很小的熱應力,所以盡管其常壓沸點處 于150℃以下,蒸餾也必須在低真空下進行。

右圖所示簡單的真空蒸餾裝置由常規(guī)的元件組成。該裝置也能用于常壓蒸餾(不用沸騰毛細管,加入沸石)。

在實驗室中,通常將圓底燒瓶用作蒸餾器。在常壓蒸餾時, 應選擇適當大小的燒瓶,使待餾液不超過其容量的1/3至1/2,過 大的燒瓶將會增加瓶中殘留物的損失。

燒瓶用熱浴加熱。為了減少局部過熱的現(xiàn)象,不宜在金屬絲 網(wǎng)上加熱或直接用火焰加熱。冷凝管根據(jù)被蒸餾物的沸點、蒸發(fā) 熱及蒸餾速度來選擇。

蒸餾瓶通過蒸餾頭與冷凝管相連。真空蒸餾使用克氏蒸餾頭,這種蒸餾頭也可以用于常壓蒸餾。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王沛 - 副教授、副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