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知母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為清熱劑。具有燥濕清熱之功效。主治背寒,胸中痞結(jié),瘧來日晏,邪漸入陰。
歌訣草果知母夏梅芩,花粉姜汁厚樸尋,背寒胸中痞結(jié)滿,瘧來日晏漸傷陰。
組成草果一錢五分(4.5g),知母二錢(6g),半夏三錢(9g),厚樸二錢(6g),黃芩一錢五分(4.5g),烏梅一錢五分(4.5g),花粉一錢五分(4.5g),姜汁五匙(沖)(25ml)。
用法水五杯(1000ml),煮取二杯(400ml),分二次溫服。
功用燥濕清熱。
主治背寒,胸中痞結(jié),瘧來日晏,邪漸入陰。
方義草果溫散濕濁,厚樸、半夏、姜汁和胃化濁;知母、天花粉清瀉胃火養(yǎng)陰,黃芩清肝瀉火,烏梅斂肝生津,并防諸辛燥藥之耗散陰津。
運用本方由吳又可達原飲減檳榔、白芍、甘草,加半夏、天花粉、烏梅、姜汁變化而來,具有和胃化濁之功效,用于濕濁泄熱郁結(jié)中焦之痞證。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較強的抗癲癇的作用,對大發(fā)作、小發(fā)作、精神運動性發(fā)作均有效。
重要文獻摘要吳鞠通云:“以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知母瀉陽獨勝之熱,厚樸佐草果瀉中焦之濕蘊,合姜半而開痞結(jié),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熱。脾胃兼病,最畏木克,烏梅黃芩清熱而和肝。”
12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鄭燕飛 - 講師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