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丹,中藥名。為菊科一點紅屬植物絨纓菊Emilia coccinea (Sims) G. Don[Emilia sagittata DC.]的全草。植物絨纓菊,原產熱帶地方,現全國各地常有栽培。具有散毒,行血之功效。主治蛇咬傷。
入藥部位全草。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入肝經。
功效散毒,行血。
主治蛇咬傷。
相關配伍治蛇咬傷,止血丹適量,搗絨敷傷口周圍。(《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草搗敷。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
形態(tài)特征植物絨纓菊,別名絨纓花《江蘇植物志》。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光滑或稍有細毛?;咳~和下部葉橢圓形或匙形,先端圓鈍,基部漸狹窄成翼柄;中部葉長橢圓形或橢圓形,有翼柄或無柄,基部成箭耳狀圍抱于莖;上部葉長橢圓狀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下延成箭耳狀圍抱于莖;全部葉片的兩面均稍有細毛,呈乳白色,邊緣具均勻的微波狀鋸齒。頭狀花序直徑1-1.5厘米,有長梗,成疏松的傘房花叢;總苞筒狀鐘形,無毛;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6-8毫米,先端漸尖,邊緣膜質;管狀花冠深紅色或金黃色。瘦果呈5棱形,兩端平截;冠毛多數,白色,細而粗糙?;ㄆ?-11月。
生長環(huán)境喜溫暖、潮濕、向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生長茂盛。
相關論述《貴州民間藥物》:“治蛇咬傷:止血丹適量,搗絨敷傷口?!?/p>
12345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都曉偉 -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