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螺,中藥名。為桔??泣h參屬植物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 et Zucc.) Trautv.的根。植物羊乳,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華東和中南各地。具有益氣養(yǎng)陰,解毒消腫,排膿,通乳之功效。主治神疲乏力,頭暈頭痛,肺癰,乳癰,腸癰,瘡癤腫毒,喉蛾,瘰疬,產(chǎn)后乳少,白帶,毒蛇咬傷。
別名地黃《別錄》,白河車(王安卿《采藥錄》),牛附子、乳夫人、奶樹《植物名實圖考》,四葉參《蘇南種子植物手冊》,白蟒肉、山胡蘿卜《東北藥用植物志》,土黨參、奶參《廣西中藥志》,乳薯《江西民間草藥》,通乳草、奶奶頭《南京地區(qū)常用中草藥》,老奶頭、野菜頭、奶葫蘆、奶茵陳《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奶黨《湖北中草藥志》,羊乳參《中藥材品種論述》,白馬肉(東北),牛奶參(湖南),角參、洋參(貴州),哈蟆黨(河北),狗頭黨(北京),狗參、狗頭參(遼寧)
入藥部位根。
性味味甘、辛,性平。
歸經(jīng)入脾、肺經(jīng)。
功效益氣養(yǎng)陰,解毒消腫,排膿,通乳。
主治神疲乏力,頭暈頭痛,肺癰,乳癰,腸癰,瘡癤腫毒,喉蛾,瘰疬,產(chǎn)后乳少,白帶,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1、治身體虛弱,頭暈頭痛,奶黨60g。水煎取汁,用汁煮雞蛋2個,食蛋服湯。(《湖北中草藥志》)
2、治病后氣血虛弱,四葉參、熟地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咳嗽吐痰,山海螺60g,桔梗、木賊草各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4、治肺癰(肺膿瘍),羊乳90g,冬瓜子90g,薏苡仁30g,蘆根60g,桔梗6g。水煎,日服3次。(《吉林中草藥》)
5、治乳蛾,腸癰,肺癰,山海螺、蒲公英各15g。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6、治各種癰疽腫毒及乳癰、瘰疬,(山海螺)鮮根120g。水煎服,連服3-7d。(《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60g;鮮品45-120g。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1、鎮(zhèn)靜作用。
2、抗驚厥作用。
3、鎮(zhèn)痛作用。
4、對樟柳堿(A)、乙醇(B)和環(huán)己酰亞胺(C)所致記憶障礙有明顯抑制作用,能改善藥物所造成的記憶獲得、記憶再現(xiàn)和記憶鞏固的障礙。
5、抗疲勞作用。
6、使血壓下降,呼吸興奮,并能消除腎上腺素所致升血壓作用。
7、增加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的含量。
8、抗氧化作用。
9、抗菌作用。
10、抗腫瘤作用。
使用注意外感初起,無汗者慎用;反藜蘆。
炮制一、采集加工:7-8月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二、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蘆頭,洗凈,悶潤,切厚片,干燥,篩去灰屑。
鑒別一、藥材性狀:根圓錐形或紡錘形,長15-30厘米,頂端有細而長的蘆頭,具較密的環(huán)紋。主根較長,扭曲不直,表面土黃色,上部有環(huán)紋,下部有縱紋。質(zhì)硬而脆,斷面略平坦,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黃色。氣特異,味特異,味苦微辣。
二、飲片性狀:為不規(guī)則的類圓形厚片,大小不一。周邊黃白色或黃褐色,粗糙不平,有的呈瘤狀突起,具環(huán)狀橫紋。切面類白色或淺黃色,多裂隙。質(zhì)輕泡,氣微,味微甘。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纏繞草木,長達2米以上。全株無毛,富含白色乳汁,具特殊腥臭氣味;有多數(shù)短分枝。根粗壯肥大,紡錘形或近圓錐形,外皮粗糙,灰棕色至土黃色,近上部有稀疏環(huán)紋。主莖上葉互生,披針形或菱狀狹卵形,細?。辉谛≈敹说娜~通常2-4枚簇生,而近于對生或輪生狀,葉柄短??;葉片菱狀卵形、狹卵形或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3-4.5厘米,通常全緣或有疏波狀齒。花單生于或?qū)ι谛≈敹?,具短梗;?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1.5-2厘米,寬5-8毫米,綠色;花冠寬鐘形,直徑約2厘米,5裂,裂片先端反卷,黃綠色,內(nèi)有紫褐色斑點;雄蕊5,花絲短粗;子房半下位,柱頭3裂。蒴果扁圓卵形,有宿萼。種子有膜質(zhì)翅?;?、果期7-8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山野溝洼潮濕處及灌木叢中。
相關論述1、《別錄》:“主治頭眩痛,益氣,長肌肉?!?/p>
2、汪連仕《采藥書》:“治楊梅惡瘡。”(引自《綱目拾遺》)
1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董小平 - 教授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