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頭獅子草,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毛茛鐵線蓮Clematis ranunculoides Franch.的全草和根。分布于廣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祛瘀通絡(luò)之功效。常用于瘡癰癤腫,乳腺炎,水腫,小便不利,癃閉,跌打損傷。
入藥部位全草和根。
性味味苦、淡、微辛,性微寒。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祛瘀通絡(luò)。
主治用于瘡癰癤腫,乳腺炎,水腫,小便不利,癃閉,跌打損傷。
相關(guān)配伍1、治天皰瘡:小九頭獅子草焙干研細末。撒瘡上。
2、治鼻疳瘡或中毒于肺,鼻不能聞香臭:小九頭獅子草燒灰(存性)研末。吹入鼻中。(1-2方出自《滇南本草》)
3、治跌打損傷,瘡毒及肺結(jié)核咳嗽:小九頭獅子草水煎服或泡酒服。
4、治紅白痢疾:小九頭獅子草煎水兌紅糖服。(3-4方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外洗。
采集加工秋季采集,洗凈切碎,曬干。
形態(tài)特征毛茛鐵線蓮:草質(zhì)或半灌木狀藤本,長0.5-4m。根短而粗壯,本質(zhì),表面棕黑色,內(nèi)面淡黃色。莖基部常四棱形,上部六棱形,微被柔毛或近無毛?;~有3-5小葉,葉柄長7-10cm;莖生葉對生,常為三出復(fù)葉,葉柄長3-7cm;小葉片薄紙質(zhì)或亞革質(zh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4-6cm,寬2-4cm,先端鈍圓或鈍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粗鋸齒,常3裂,兩面被疏柔毛,葉脈在下面凸起;小葉柄短,長1-2cm。聚傘花序腋生,1-3朵花,花梗長2-4cm,基部有1對葉狀苞片;花兩性;鐘狀,直徑1.5cm;萼片4,卵圓形,長1-2cm,寬5-6cm,紫紅色,邊緣密被淡黃色絨毛,絨毛,兩面微有柔毛,外面脈紋上有2-4條凸起的翅;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與萼片近等長,花絲被長柔毛,花藥線形,無毛,藥隔背面被毛;心皮多數(shù),比雄蕊稍短,被毛。瘦果紡錘形,長3-4mm,寬2mm,兩面凸起,棕紅色,被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1.5-2cm?;ㄆ?-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3000m山坡、溝邊、林下或灌木叢中。分布于廣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西南部、云南西北部。
藥材性狀根圓錐形,表面棕黑色,有皺紋,斷面淡黃色,木質(zhì)部占大部分,質(zhì)較硬。莖藤纏繞或成段,上端草質(zhì),綠色或枯綠色,具縱棱6條;下部莖木質(zhì)化,棕褐色或棕色,質(zhì)較硬,具縱棱4條。葉多為三出復(fù)葉,對生,具長柄;小葉片卵圓形,先端鈍尖,基部楔形,葉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小葉柄長1-2cm,薄紙質(zhì),較脆易破碎。可見腋生的聚傘花序。氣微,味微辛、苦。
相關(guān)論述1、《滇南本草》:“主治一切下部生瘡,腎囊風癢?!?/p>
2、《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祛瘀活絡(luò),利尿。主治癤癰,并治尿閉,乳腺炎,跌打損傷?!?/p>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