羖羊角
為??苿游镄坌陨窖蚧蛐坌跃d羊的角。
簡介【羖羊角的功效介紹】:
羖羊角 (《本經(jīng)》)
【來源】為??苿游镄坌陨窖蚧蛐坌跃d羊的角。
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
小白鼠接種艾氏腹水癌后9天,灌胃給予綿羊角100%煎劑,0.1毫升/10克/日或按5%的濃度混于飼料中,給藥后第四周,前者按瘤體積計算,其抑制串為79.69%,按瘤重計算,其抑制率為75.43%,綿羊角混于飼料者,按瘤體積計算,其抑制率為46.24%,按瘤重計算,其抑制率為31.65%,灌胃法較混入飼料者抑瘤效果好。
【性味】咸,涼。
①《本經(jīng)》:味咸,溫。
②《別錄》:苦,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大寒。
【歸經(jīng)】入肝、心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疏》:肺、心、肝三經(jīng)。
②《要藥分劑》:入脾、肺二經(jīng)。
【功用主治-羖羊角的功效】清熱,鎮(zhèn)驚,明目,解毒。
治小兒驚癇,風(fēng)熱頭痛,煩悶,吐血,青盲,腫毒。
①《本經(jīng)》:主青盲,明目,殺疥蟲,止寒泄,止驚悸。
②《別錄》:療百節(jié)中結(jié)氣,風(fēng)頭痛,及吐血,婦人產(chǎn)后余痛。
③《藥性論》:治產(chǎn)后惡血,煩悶,燒灰,酒服之。
又治小兒驚癇。
④《食療本草》:燒角作灰,治漏下惡血。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燒存性入散劑。
外用:燒研調(diào)敷。
【宜忌】《本草經(jīng)集注》:菟絲子為使。
選方①治小兒癇疾:羖羊角,燒存性,以酒服少許。
(《普濟方》) ②治風(fēng),心煩恍惚,腹中痛,或時悶絕而后蘇:羖羊角屑,微炒,搗細羅為散。
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
(《圣惠方》) ③治卒吐血不止:桂心一兩,羊角二枚(炙令焦黃)。
上藥,搗羅為末。
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圣惠方》) ④治打撲傷痛:羊角屑,以沙糖水拌,瓦焙焦,為末。
每熱酒下二錢,仍揉痛處。
(《簡便單方》) ⑤治身面卒得赤癍,或瘰子腫起:羖羊角,燒灰,雞子清和涂。
(《肘后方》) ⑥治水瀉多時不瘥:羖羊角一枚。
用白礬填滿,燒為灰,研細為散。
每于食前,以新汲水調(diào)下二錢。
(《圣惠方》)
名家論述《本草經(jīng)疏》:羊角,乃肺、肝、心三經(jīng)藥也,而入肝為正。
《本經(jīng)》咸溫,《別錄》苦微寒,甄權(quán)大寒,察其功用、應(yīng)是苦寒居多,非苦寒則不能主青盲、驚悸、殺疥蟲及風(fēng)頭痛、吐血也。
蓋青盲,肝熱也;驚悸,心熱也;疥蟲,濕熱也;風(fēng)頭痛,火熱上升也;吐血,熱毒傷血也;苦寒總除諸熱,故能療如上等證也。
其主百節(jié)中結(jié)氣與婦人產(chǎn)后余痛,亦指血熱氣壅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