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白,中藥名。為人科健康人尿自然沉淀的固體物。遍及全國。具有清熱降火,止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肺痿勞熱,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瘡,諸濕潰爛,燙火傷。
入藥部位健康人尿自然沉潔的固體物。
性味味咸,性涼。
歸經(jīng)歸肺、心、膀胱經(jīng)。
功效清熱降火,止血化瘀。
主治用于肺痿勞熱,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瘡,諸濕潰爛,燙火傷。
別名溺白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糞霜、尿壺垢、尿干子。
貯藏方式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相關(guān)配伍1、治療血汗鼻衄,五七日不?。喝酥邪撞痪卸嗌?,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入麝香少許,溫酒調(diào)服。(《經(jīng)驗方》)
2、治走馬牙疳:小便盆內(nèi)白屑取下,入瓷瓶內(nèi),鹽泥封固,煅紅,研末,入麝香少許貼之。(《綱目》)
3、治跌補損傷閃挫,骨傷極重者:白秋霜研極細末。每服五分,好酒調(diào)下。(《積善堂經(jīng)驗方》)
4、治偏正頭痛:人中白、地龍(炒)等分。為末,羊膽汁和丸芥子大。以新汲水化一丸,注鼻中?之。(《普濟方》一滴金)
5、治鼻中息肉:人中白,瓦焙為末。每服一錢,溫湯下。(《朱氏集驗方》)
6、治喉痹,喉癰,喉癬,雙乳蛾,口疳:人中白(煅)、青果核(煅)、雞哺退殼(煅)、兒茶、冰片各等分。研吹。(《理潝駢文》)
7、治口舌生瘡:溺桶垽七分,枯礬三分。研勻。拭去涎,摻數(shù)次。(《瀕湖集簡方》)
8、治小兒口疳:人中白(煅)、黃柏(蜜炙焦)等分,為末,入冰片少許,以青皮拭凈,摻之。(《積善堂經(jīng)驗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3-6g。外用:適量,研末吹、摻或調(diào)敷。
禁忌《本草從新》:“陽虛無火,食不消,腸不實者忌之?!?/p>
炮制方法1、人中白:取原藥材,置清水中漂洗4-7d,經(jīng)常換水,取出,刮去雜質(zhì),日曬夜露15d,每日上午翻動1次,以無臭為度,曬干。
2、煅人中白:取凈人中白置坩堝內(nèi)用武火煅至紅透時,取出,放涼。
3、飛人中白:取凈人中白研成細粉,再水飛至無聲為度,傾出混懸液,靜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鑒別一、 藥材性狀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板塊狀,大小不一,厚3-5mm。表面灰白色,凹凸不平,常有棱狀或瘤狀突起;底面較平坦。質(zhì)堅硬而脆,易碎。斷面可見明顯的粗細不一的層紋。具尿臊氣,
味微咸。
本品以干燥、色灰白,質(zhì)堅、無雜質(zhì)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人中白呈不規(guī)則的塊片狀,大小不等?;野咨蚯嗷疑饣蛴辛鰻钔黄?;有時一面平滑,另一面松泡而凹凸不平。質(zhì)堅硬而脆,易碎斷,斷面起層,有尿臊氣。煅人中白形狀同人中白,但色較深。呈淡灰色,質(zhì)松脆。飛人中白為白色粉末。
相關(guān)論述1、《綱目》:“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蓋咸能潤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諸瘡,用之有效,降火之驗也?!?/p>
2、《本草經(jīng)疏》:“溺白垽,其味咸,氣涼,無毒,能瀉肝、腎、三焦、膀胱有余之火?!侗窘?jīng)》療鼻衄,及《大明》治勞熱、肺痿、心膈熱、吐血、贏瘦、渴疾者,以其能入諸經(jīng)瀉去火邪也。涼能除熱,故又治湯火灼瘡。今人以之治口舌生瘡、疳
1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陳承瑜 - 博士后 - 澳門科技大學中醫(y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