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豆為多年生草本,高3-5厘米。根纖細,具細長的根莖。莖短縮,不明顯,被托葉所包圍。總狀花序腋生,花一般3-6朵,近傘房狀排列;苞片卵狀披針形;花萼斜鐘狀;花冠玫瑰紫色或深紅色;子房線形,無毛?;ㄆ?-8月,果期8-9月。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藏和青海玉樹,國外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5厘米。根纖細,具細長的根莖。莖短縮,不明顯,被托葉所包圍。葉長4-8厘米,仰臥;托葉卵形,棕褐色干膜質,長7-10厘米,幾完全合生,被貼伏長柔毛;葉軸被長柔毛;小葉通常11-15,小葉片長卵形或橢圓形,長8-10毫米,寬3-5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兩面被長柔毛,上面的毛常卷曲或有時近無毛??偁罨ㄐ蛞干?,等于或短于葉,總花梗和花序軸被柔毛;花一般3-6朵,近傘房狀排列;花長17-20毫米;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為花梗的1倍,外被貼伏柔毛;花梗1-2毫米長,被柔毛;花萼斜鐘狀,長約7-8毫米,萼齒披針形,等于或稍長于萼筒,5萼齒近等長或下萼稍狹而長;花冠玫瑰紫色或深紅色,旗瓣倒長卵形,長約16-18毫米,先端圓形、微凹,基部楔形,翼瓣狹長圓形,上角向前突出,下角呈彎缺狀,龍骨瓣與旗瓣近等長;子房線形,無毛。莢果兩側稍膨脹,被短柔毛,橫脈隆起,邊緣和沿兩側中線具1-1.5毫米長的皮刺,刺基扁平?;ㄆ?-8月,果期8-9月。1
地理分布產(chǎn)西藏、青海(玉樹地區(qū))。也分布于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北部山地1。
生長習性生于高寒草原的沙質河灘、階地、洪積扇沖溝和其他低凹濕潤處2。
小結本種植物在營養(yǎng)期,甚至在花期易與巖黃芪屬Hedysarum L.植物相混同,但其區(qū)別點在于本屬植物小葉不具黑色斑點;花梗短,只生1-5朵花;莢果具4列刺狀突起物,具網(wǎng)紋。而后者的小葉一般均具黑色斑點;花序梗長,花多數(shù);莢果在種子間縊縮為數(shù)節(jié)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付晶 - 副教授 - 東北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