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川椒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川椒,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紅椒、紅花椒、大紅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去除種子及雜質(zhì)。生用或炒用。

生理特性果球形,通常2~3個,果球顏色大多為青色,紅色,紫紅色或者紫黑色,密生疣狀凸起的油點。花期3~5月,果期7~9月。喜光,不耐澇,短期積水可致死亡。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7m,莖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細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當年生小枝被短柔毛。

產(chǎn) 地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四川,傳統(tǒng)以四川產(chǎn)者為佳。

入藥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

炮制方法1、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雜質(zhì)。

2、炒花椒:取凈花椒,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出汗”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性 味辛、麻,溫。

歸 經(jīng)歸脾、胃、腎經(jīng)。

功 效椒紅: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主 治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外治濕疹,陰癢。

12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張宏桂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