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不足是指以血液虧損,肝失濡養(yǎng)為主要表現(xiàn)的證候。
病因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傷肝血,或失血過多,均可導致肝血虛。
臨床表現(xiàn)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面白無華,兩目干澀,視物模糊,爪甲不榮,肢麻震顫,拘攣,婦女月經(jīng)量少,色淡,甚至經(jīng)閉,舌淡苔薄,脈細弱。
證候分析肝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頭面,故頭暈面白;肝開竅于目,目失所養(yǎng),故兩目干澀,視物模糊;肝在體為筋,爪甲為筋之余,筋失所養(yǎng),則肢麻震顫,爪甲不榮;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血不足,血??仗摚试陆?jīng)量少、色淡。舌淡、脈細均為血虛之象。
飲食療法1.粥類
可用人參粥、雞汁粥、枸杞粥、何首烏粥等,另用大棗10~15個,粳米100克,煮粥,可供早晚餐服。本粥有補氣血,健脾胃的作用,對胃虛食少,氣血不足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2.百合桂圓湯
百合30克煎水后去渣,將藥液適量加入桂圓肉,小火燉開后,酌加冰糖。
3.以臟補臟法
(1)雞肝粥味甘而溫,補血養(yǎng)肝,為食補養(yǎng)肝之佳品,較其他動物肝臟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具體用法是:取新鮮雞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為粥服食。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干澀或流淚。
(2)天麻雞肝蒸老年人肢體麻木者,可兩味同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