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考哌林是一種口服類藥物,可用于治療急性鼻咽炎、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等引起的咳嗽。
基本信息[1]中文名稱:匹考哌林
又稱哌乙胺。淡黃色液體。沸點195~196℃。鹽酸鹽為結(jié)晶性粉末,微苦,無臭,熔點183~185℃。由α-氨甲基吡啶為原料制得。
中文別名:鹽酸匹考哌林;吡哌乙胺;吡可哌啉;哌比苯胺;哌吡苯胺;比哌乙胺;
英文別名:Coben;Picoperidamine Hydrochloride
CAS號:24699-40-9
分子式:C19H26ClN3
結(jié)構(gòu)式:
分子量:295.42200
精確質(zhì)量:295.20500
PSA:19.37000
LogP:3.51200
物化性質(zhì)
密度:1.088g/cm3
沸點:448.5oC at 760mmHg
閃點:225.1oC
折射率:1.596
蒸汽壓:3.08E-08mmHg at 25°C
匹考哌林片相關(guān)使用說明書信息[2]分類
呼吸系統(tǒng)藥物>鎮(zhèn)咳藥物 >中樞性非麻醉性鎮(zhèn)咳藥
劑型
片劑:每片30mg。
藥理作用
匹考哌林可選擇性地作用于咳嗽中樞,鎮(zhèn)咳作用與可待因相等,安全范圍比后者大,無成癮性,便秘輕。此外,尚有支氣管解痙作用和抗組胺作用。
藥代動力學(xué)
起效時間20~30min,持續(xù)3~4h。
臨床運用
匹考哌林為中樞性鎮(zhèn)咳藥,能選擇性地抑制咳嗽中樞,并能緩解支氣管痙攣、抑制腸蠕動、抗組胺。無成癮性。適用于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jié)構(gòu)所致的咳嗽。制劑為片劑。
適應(yīng)證
用于急性鼻咽炎(感冒)、支氣管炎、咽喉炎、肺炎、肺結(jié)核等引起的咳嗽,尤適用于干咳患者。
禁忌證
對匹考哌林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不良反應(yīng)
有食欲缺乏、惡心、便秘、頭痛等。
用法用量
每次30~60mg,每天3次。
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專家點評[2]匹考哌林安全性大于可待因,療效與可待因相同。而且可緩解支氣管痙攣,可待因無此作用。抑制腸蠕動較可待因小,適用于感冒、支氣管炎的咳嗽止咳。
參考文獻
[1] 吡哌乙胺·摩貝化學(xué)品搜索·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027764
[2] 匹考哌林·醫(yī)學(xué)百科·http://www.wiki8.com/pikaogulin_3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