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尖筆石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尖筆石是一類已經滅絕了的海生群體動物,是正筆石目有軸亞目的一屬,它演化快,分布廣,是劃分和對比古生代地層的重要化石之一。

發(fā)育特點第一個胞管從胎管中部或中、下部生出后,先向下沿胎管一側壁生長一短距離,在接近胎管口部附近,轉折向上生長,第二個胞管從第一個胞管中、下部生出,隨即在第一個胞管生長的同側向上生長,通常沿胎管頂端伸展或橫過胎管頂端。胎管全部露出或頂端被掩蓋。筆石體始部顯得很尖削。第二個胞管為雙芽胞管。中隔壁完整。這種發(fā)育型式,我們稱為尖筆石發(fā)育型式,代表雙筆石類更高的發(fā)展階段。1

存活年代早志留世(在中國從晚奧陶世至早志留世)。1

分布區(qū)域亞洲、歐洲及北美洲。

生活習性海生群體動物,表皮組織較薄,營浮游生活

研究意義尖筆石類的筆石在亞洲、歐洲及北美洲早志留世地層中分布廣泛。由于這類筆石層位穩(wěn)定,一直當作下志留統重要的標準化石,并用來建立筆石帶,進行地區(qū)間及世界范圍的對比。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