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柱晶石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柱晶石又稱“堿柱晶石”。單晶體為柱狀,集合體為纖維狀。無色,或呈白、桃紅、綠黃、黃綠、海綠、暗綠、褐綠、棕、黑色。顯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鑒定要點:RI及DR、SG值 負光性為主要依據(jù),對貓眼品種與RI相近與其它寶石和頑火輝石、透輝石貓眼的準確區(qū)分依賴于大型測試儀器。

釋義柱晶石又稱“堿柱晶石”。單晶體為柱狀,集合體為纖維狀。無色,或呈白、桃紅、綠黃、黃綠、海綠、暗綠、褐綠、棕、黑色。顯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加工后的寶石可具星彩效應(yīng)。硬度6.5~7,密度3.27~3.45克/cm3。在紫外線長、短波照射下可發(fā)出淡黃色熒光。晶體中可見鋯石包裹體。透射光下具多色性:綠、黃至淡紅褐。二軸晶、負光性,2V3o~48o。折射率Ng1.677—1.699。1

特性柱晶石(Kornerupine)具有以下基本理化性質(zhì):

1. 化學成分:鎂鋁鐵的硼硅酸鹽,Mg3Al6(Si,Al,B)5O21(OH)

2. 晶體結(jié)構(gòu) 斜方晶系

3. 習性 柱狀晶體,多為水蝕卵石

4. 解理 柱面解理

5. 斷口 貝殼狀

6. 硬度6.5~7

7. 比重 3.3

8. 折射率 1.677-1.699

9. 雙折射率 0.013

10.光性 二軸晶負光性

11.光澤 玻璃光澤

12.透明度 透明到半透明

13.色散低(0.019)

14.顏色一般呈綠、黃綠、褐色,金黃色及無色少見

15.多色性 明顯,顏色為褐色和綠色

16.光學效應(yīng) 貓眼和星光效應(yīng)

17.吸收光譜 表現(xiàn)為鐵吸收譜,紫區(qū)有一強帶,藍一綠區(qū)有較弱帶

分布柱晶石產(chǎn)于結(jié)晶片巖、偉晶巖及其砂礦中。主要產(chǎn)地有緬甸、東非、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2

應(yīng)用柱晶石可用于工美藝術(shù)品。在工美藝術(shù)品上要求其晶體色澤艷麗,透明度高,粒徑較大。已有刻面型寶石出現(xiàn),如斯里蘭卡的褐色者重21.6克拉,綠色者重8.1克拉,等等。地殼里的柱晶石產(chǎn)于結(jié)晶片巖、偉晶巖、麻粒巖和砂礦中。世界上出產(chǎn)寶石級柱晶石的國家為加拿大、斯里蘭卡、緬甸、馬達加斯加、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就產(chǎn)淡黃、暗綠色的柱晶石大晶體,其長5.08厘米、直徑1.27厘米。斯里蘭卡的砂礫卵石層中產(chǎn)黃褐至淡紅色的柱晶石晶體,緬甸抹谷的砂礦中產(chǎn)淡綠色柱晶石晶體,馬達加斯加產(chǎn)黃綠色透明的柱晶石晶體和深綠、海藍寶石色柱晶石大晶體,肯尼亞產(chǎn)亮綠色柱晶石晶體,坦桑尼亞產(chǎn)因含鉻而呈綠色的柱晶石。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屈明 - 副研究員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