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約3.37mmol/L(13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為明顯增高。
臨床意義增高:見于高脂蛋白血癥、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見于神經性厭食及懷孕婦女。
減低:見于營養(yǎng)不良、慢性貧血、骨髓瘤、創(chuàng)傷和嚴重肝病等1。
LDL-C偏高原因很多種因素都能夠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升高,主要可分為非病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兩類:
1、非病理性因素
(1)飲食不均衡,攝入的脂肪過高。
(2)吸煙飲酒引起的偏高。
(3)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2、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異常、肝炎患者
(2)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攜帶膽固醇進入人體動脈壁細胞,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時,過量的膽固醇在血管壁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甚至是冠心病的發(fā)生2。
LDL-C氧化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通俗地理解為"壞"膽固醇,因為LDL-C水平升高會增加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高濃度LDL-C是明確獨立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Ox-LDL-C)。防止LDL-C被氧化是關鍵性的因素3。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當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過量時, 其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動脈硬化。流行病學證據均顯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與心肌梗死和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增加密切相關。
低密度脂蛋白可根據其顆粒大小以及致密度的不同分型, 分別為A、B 兩型,其中顆粒較小且質密度較大的為B 型,較易通過血管內皮, 進入其皮下組織,而且易被氧化,成為氧化修飾型低密度脂蛋白, 具有較為明顯的致病作用, 對膽固醇的清除具有較大的影響。血液中同一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可因其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不同, 而導致其致病作用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4。
危害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3],它將沉積于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已經證實,LDL及其所攜帶的膽固醇(LDL-C)偏高常會引起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這要引起注意,所以有人稱LDL-C為壞膽固醇。
引發(fā)多種疾病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危機心臟。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圍時就會使心臟的危險性增加。
誘發(fā)脂肪肝假如是肝功能不全者,長期出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就有可能誘發(fā)脂肪肝,患者出現肝腫大,食欲減退,肝區(qū)脹痛,轉氨酶升高,少數出現輕度黃疸,脾大等癥狀。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混合型高脂血癥、低度脂蛋白血癥幾種癥狀5。
糾正幾個關于低密度脂蛋白的錯誤認識1.膽固醇高就是壞事,膽固醇越低越好。
答:錯誤,膽固醇主要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下簡稱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下簡稱HDL),LDL高于正常是壞事,但HDL高于3.0是大大的好事,他是脂質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將血液中的多余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處理分解成膽酸鹽,通過膽道排泄出去,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也稱“逆轉運途徑”5。
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
答:描述不全準確,正常情況下LDL-C是以非氧化狀態(tài)存在,非氧化的LDL-C并不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壁像稀粥樣的改變),最新的第7版《內科學》已明確闡述LDL-C被氧化成了(Ox-LDL),這些氧化了的LDL-C才會沉積在血管內壁,導致粥樣硬化。如果把LDL-C看成是奔馳在公路上的汽車,氧化了的Ox-LDL就是生銹有故障的汽車,HDL-C好比是清除路障的拖車。如果都車況良好的話,哪怕汽車多一點,交通照樣順暢,但有問題、生銹的汽車上路拋錨就肯定很容易導致交通堵塞了。道理就是這樣的3。
3.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了,其他的膽固醇不用管。
答:錯誤,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正常了,也不排斥LDL有部分被氧化,照樣會導致粥樣硬化。關鍵是要看HDL是否足量。1975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發(fā)現了八例患者血脂水平都在正常范圍,卻患上了嚴重的冠心?。ü谛牟∈切哪X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同時又發(fā)現,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點。流行病學研究證實:HDL1.68時的8倍;HDL每升高0.1,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下降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