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青蛙/蟾蜍鑒別高手速成手冊

中國科普博覽
原創(chuàng)
中國科協(xié)、中科院攜手“互聯(lián)網(wǎng)+科普”平臺,深耕科普內容創(chuàng)作
收藏

青蛙1.皮膚:光滑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2.有無毒腺

Bombina orientalis)沒有膨大的耳后腺,但它們的皮膚也有一定的毒性。相反,我國境內分布的青蛙通常沒有毒(國外有些蛙類有劇毒,如箭毒蛙)。

黑眶蟾蜍Kurixalus odontotarsus(Microhyla butleri(Fejervarya multistriata(Atelopu szeteki(a-c作者提供,http://www.wikipedia.org)

此外,還有一個類群十分特別——雨蛙。雨蛙是一個獨立的科,由于外面光滑、顏色亮麗,又喜歡在雨后鳴叫,古人稱之為“雨蛙”。事實上,它們屬于蟾。在我國臺灣以及國外一些地區(qū),雨蛙被稱為“樹蟾”,因為它們像樹蛙一樣擅長爬樹。雨蛙的存在是否打破了你對于蟾蜍的所有幻想呢!

華西雨蛙a)和華南雨蛙b)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越說越糊涂了,那咋區(qū)分青蛙和蟾蜍?。縿e急!《青蛙蟾蜍鑒別高手速成手冊》之“進階篇”或許能幫到你!

“進階篇”:從生活習性來判斷

Xenopus laevis例外,它們終生在水里生活)。

細刺水蛙2.運動特點

青蛙運動能力出眾,通常以跳躍為主,部分物種甚至具有滑翔的本領;蟾蜍運動緩慢,通常是小幅度的跳躍或者爬行。青蛙和蟾蜍之所以有這樣的運動差異,與它們的后肢有關。青蛙依靠一對大長腿實現(xiàn)完美的跳躍,而蟾蜍的后肢通常很短小。

婆羅樹蛙AB,雌蛙10 mm;圖片來源:文獻Leptobrachium hainanense短小的后肢(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Rana kukunoris的卵(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中華蟾蜍https://www.amphibiachina.org彭麗芳拍攝)

那么,青蛙和蟾蜍之間有沒有更靠譜的鑒別標準呢?《青蛙蟾蜍鑒別高手速成手冊》之“高階篇”,你值得擁有!

“高階篇”:站在動物分類學的高度

——岡瑟袋蛙2.肩帶和胸骨的形態(tài)

分類學上,青蛙和蟾蜍是靠肩帶和胸骨的形態(tài)來區(qū)分的。蛙類胸骨左右兩側的烏喙骨在腹中線處愈合,稱為“固胸型肩帶”;而蟾蜍的兩塊烏喙骨彼此重疊,可以左右活動,稱為“弧胸型肩帶”。這一骨骼特征上的差異較為穩(wěn)定,是區(qū)分青蛙和蟾蜍的最主要特征。

弧胸型肩帶讓蟾蜍的兩個前肢左右扭動的范圍更廣,前肢活動更方便。因此,蟾蜍的前肢通常比青蛙的前肢發(fā)達。

北方狹口蛙(a) micro-CT掃描(b) 復染色(圖片來源:文獻Spea multiplicata的弧胸型肩帶,兩塊烏喙骨彼此重疊(箭頭所指;圖片來源:文獻3.進化

從物種進化的角度來講,蟾蜍的演化比青蛙更古老。

從最新的無尾兩棲類系統(tǒng)進化樹(科水平)來看,廣義上的蟾蜍物種出現(xiàn)以后,廣義上的青蛙物種才出現(xiàn)(紅色箭頭處為兩個類群進化的分歧點)。

無尾兩棲類(蛙和蟾蜍)科水平的系統(tǒng)進化樹(圖片來源:Matsui, Masafumi, Shimada, Tomohiko, & Sudin, Ahmad. (2013). New gliding frog of the genus rhacophorus from borneo. Current Herpetology, 32(2), 112-124.

Zhang, M., Chen, X., Ye, C., Fei, L., & Wang, B. (2019). Osteology of the asian narrow-mouth toad Kaloula borealis (amphibia, anura, microhylidae) with comments on its osteological adaptation to fossorial life. Acta Zoologica,(3).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